用了兩年多時間,經過數十位科研人員的努力,在今年的6月初,任太平再一次把一個小小的想法變成了現實,永威集團的防盜井蓋誕生了。這個小小的井蓋,在誕生之處,就獲得了三項國家專利。
任太平笑著對記者說,“小井蓋也可以做成大事業”。
作為企業的董事長,讓任太平專心的不僅僅是尋找,他告訴記者,“辦學校,是自己多年的一個夙愿,至于被評為中國十大民辦教育家,僅是后話。”
教育情結
任太平中學畢業后他就輟學回家幫父親干活維持生活,但他對上學有著強烈的渴望。當看到同村的孩子們背著書包上學時,他就羨慕得直掉眼淚,甚至連做夢也常常夢見自己又回到了學校……
任太平最早的傷痛,就是因為貧窮過早失學,所以在永威集團發展壯大以后,他想的更多是如何讓更多的小孩子不再遺憾。
最初的時候,任太平出資將村小學的校舍全部修建一新,并設立了“永威獎學金”。可設立獎學金只能幫助很少的一部分學生。“設立獎學金只能幫助一部分貧困學生,如果能辦一所學校,讓更多的孩子去上學,那就好了。”這樣的想法,任太平常常這樣想。
在一次董事會上,任太平提出了辦學的想法,但立即遭到大伙的反對:“辦教育投資多、周期長,這樁買賣做不得。”
面對眾人的異議,任太平平靜地說:“貧窮使我們這代人失去了上學的機會,辦企業不懂技術,又使我們走了不少彎路。我們為啥不辦所學校,讓更多的孩子接受教育呢?辦學校是要花很多錢,但教育好孩子是一輩子的事 ,”一番話說下來,就沒有反對聲了,辦學的事兒也就定了下來。
2002年,沁陽市委同意把擱置5年的職教中心“半拉子工程”讓他辦學,任太平欣喜若狂。4年來,為籌措經費、購置土地、聘請教師等等,他傾注了全部心血和積蓄。如今,占地233.8畝、總投資2億元集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為一體的全日制、全封閉式學校已初具規模。
永威學校雖是一所民辦學校,但對家庭貧困的學生卻減免學費、補助生活費,中考、高考成績優秀者還可獲得1000元~2萬元不等的獎學金。學校又開設了“宏志班”,來自全省的家庭貧困的學生被招收為學員。學校除了免去這些學生高中3年全部的學費、書本費、服裝費、住宿費之外,還為每人每月提供100元生活補助,并報銷假期來往車費……
“建學校花了那么多錢,又大量減免貧困生的學費、重獎學習優秀的學生,還招收‘宏志班’學生,這樣你要投入多少錢呀?”“辦學校就不能以盈利為目的,我也從來沒有想過辦學校是賺錢的。”面對一部分人對他的疑惑與不解,任太平格外的平靜。
每年教師節的時候,任太平會帶著慰問金和慰問品到村小學慰問教師并和他們一起度過了歡快的節日。村小學校長李浩峰告訴記者:“多少年了,任總從來沒有間斷過,他對教育的感情實在是太深了!”
付出總有收獲,對于作為企業家的任太平來說,辦教育回饋給他的,是心靈的一種滿足。
連續4年的時間,永威學校的學生一再用數字證明,任太平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所取得的成果也無法用金錢來衡量。
2003年高考,永威中學本、專科上線率達到41%和99.8%;2004年高考,本、專科上線率達到53%和99.8%,并且出了一個文科狀元;2005年高考,本、專科上線率分別為59% 和 99.91%。 2006年高考, 本、專科上線率分別沖到了63% 和 99.93%。
童年印記
任太平出生在沁陽市西向鎮最貧窮的一個小山村——虎村。自小他便失去母親,是父親既當爹又當娘把他拉扯大。
在任太平很小的時候,父親就經常給他講很多故事,“我父親給我講得最多的故事是關于岳飛的,也許在很小的時候,心里就有了一個標準,覺得做人應該坦蕩、公平、正直、善良,對我現在的企業管理有著很大的影響。”
在任太平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在放學路上,他撿到一支鋼筆,回家后就非常開心地給父親看,父親淡淡地對他說,“明天去學校,把鋼筆交給老師吧,交了你才會心里坦蕩。”當時任太平并不太明白父親話中的含義,他聽了父親的話,把鋼筆交給了老師。
多年后回想起來這樣一件關于他和父親之間小小的事情,他告訴記者,就是這樣一件很小的,小的不起眼的事情,使得他在成為一個企業家后,依然記著那句很古老的話,“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就不要強求。”
說起父親,任太平的表情很凝重,或許是追思。他告訴記者,父親對他的影響很大。
還有一件關于父親的事情,在任太平的腦海中根深蒂固,1963年,是個荒年 ,土地顆粒無收,十幾歲的任太平被饑餓折磨得忍無可忍,別無他法,他偷了生產隊的棉籽餅,被父親發現了,狠狠地批評了他一通。
正是父親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使得當時年少的任太平明白,保持一種真誠、坦蕩的品質對一個人來說更重要。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