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建材網絡團購“火氣十足”
消費者望而卻步
據某建材商家透露,目前建材產品網絡團購形式大致有三種:第一種是自發行為的團購;第二種是職業團購行為,也稱第三方團購;第三種就是銷售商自己組織的團購。規范的網絡團購,根據團購的人數和訂購產品的數量,消費者一般能得到5%至40%不等的優惠幅度。但由于家居建材產品網絡團購的不規范,消費者能得到的實惠很難保證。
一小區團購組織者介紹,該小區自發組織的某木門團購活動,歷時一個月,在經過多次與該木門商家談判,終于拿到了大家心儀的團購優惠,但在達成協議后的調查中卻發現原來商家故意設置了多重障礙等消費者攻克,“成功”后的價格并沒有便宜多少,可謂空勞累、空歡喜了一場。另一選擇網上團購瓷磚的消費者稱,眾多瓷磚產品均有各類團購信息,比較之后,卻拿不準哪個能真的便宜了,所以反倒沒了網上團購的欲望。
記者登錄各類相關網站論壇發現,的確如某些消費者反映的狀況,各類建材產品團購信息非常多。有的是某小區業主自發組織的,這類團購多在小區網站論壇出現,由于募集的人數不多,業內人士認為,這類團購能夠獲得的優惠一般不太理想。在相關家居門戶網站論壇中,多出現第三方組織的團購信息,由于這類信息往往由較有聲譽的“業內人士”組織,號召力要大,參與人數也多,所以給消費者的優惠承諾一般較大。但業內人士提醒,這其中也不乏商家“偽造”的角色來充當第三方,這時的團購價格就非常值得消費者研究。
團購字眼
遮擋品牌真形象
記者輸入國內某一著名瓷磚品牌后發現,洋洋灑灑幾大篇多是該品牌的產品團購信息,在更改了關鍵詞為該瓷磚官方網站后仍然可以在前2頁看到團購信息。
有消費者表示,這樣鋪天蓋地的打折團購信息非常傷害知名品牌在其心中的形象,仿佛除了打折降價外,自己喜愛的品牌就沒有別的可說了。一位從事網絡營銷的專家認為,這樣的團購信息刺激消費者眼球是非常不利于產品品牌建設的。當消費者對品牌還沒有最初的認同時,靠打折是打動不了消費者的;而當消費者對品牌有了最初的喜愛時,商家要做的是跟進品牌的傳播,同樣不是靠打折來吸引消費者;只有在消費者對品牌產生很深的感情,并且擁有購買欲望時,打折才能促進消費者購買行為。
某瓷磚的銷售經理在接受記者詢問時表示,參與某著名建材團購網站集采活動的初衷是可以跟其他知名品牌羅列在一起,以提升自我形象。同時網站還會在團購頁面展示產品效果圖和部分企業介紹,最重要的是參與這樣的活動商家只要交幾千元錢就可以“展示”半年,這比打廣告合算多了。消費者表示對這樣的團購網站興趣不大,登錄這樣的網站看見各個品牌都在其中,不免對團購的真實有效性產生懷疑,也對其運作周期產生懷疑。
網絡媒體作為一種新興空中媒體,對崛起的消費群體影響非常大,國內知名品牌策劃人稱,如何利用好這種新興媒體對品牌的打造至關重要,有一個最根本的形象必須首先站在消費者面前,那就是企業的官方網站。
這種團購信息壓倒企業官方網站的形勢對企業樹立自我形象非常不利,有位研究人員稱,在查找某品牌產品介紹時,費盡周折才從某一個團購消息中找到了該企業網站,這讓他非常失望,而瀏覽該網站時,卻發現網站本身的建設非常好,這又讓他替該網站感到遺憾,如此美好的形象不能直接展現在消費者面前實在是一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