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成長最快的”中國市場壓縮新門店
被麥當勞全球體系公認為“成長最快的”中國市場,在麥當勞2009年第一財季報告發布的全球分析師會議上遇到一些麻煩。
期間,麥當勞全球CEO吉姆·斯金納(JamesSkinner)坦言,第一季度,整個亞太地區中,麥當勞在日本和澳大利亞的增長勢頭還不錯,但亞洲表現卻因中國而變得很一般。更讓外界意外的是,斯金納表示,麥當勞2009年在華的新增門店數將從原計劃的175家縮減到150家左右。
在此之前,包括麥當勞在內的很多跨國公司,都把中國市場視為經濟不景氣時最好的避風港。
暫緩
4月22日晚間,麥當勞發布2009年第一財季報告。斯金納關于麥當勞調整2009年在華擴張計劃的情況介紹,引起了不少與會分析師的興趣。21位與會的證券投資界人士中有6位追問相關情況。
4月23日,麥當勞(中國)有限公司(簡稱“麥當勞中國”)對外證實:今年在中國大陸地區新開店的數量將調整至140-150家,比原計劃減少25-35家。
到2008年11月,麥當勞在華的餐廳總數已經達到1000家。同年年底,麥當勞中國方面對外透露,2009年計劃在華新開175家門店。按照麥當勞全球的計劃,這一數量將占到麥當勞全球新增門店數的17.5%。同時,麥當勞中國還公布了一系列的人員招聘計劃。
從上述種種跡象中,絲毫看不出麥當勞有要調整在華擴張步伐的苗頭。
緣由
對于暫時緩速,斯金納表示,主要是受中國經濟放緩的影響。“經濟放緩至少影響在華的35個銷售區域。多數在華南,因為華南地區有成批的工廠關閉。” 剛剛到中國市場巡視過的麥當勞首席運營官拉爾夫·艾瓦雷斯(RalphAlvarez)補充說,麥當勞在華的新增門店計劃受到一些地區發展放緩的影響,“ 在這些地區,我們原指望會有更多的基礎設施發展、住宅和道路……部分撤消開店計劃出現在這些地方”。
而在今年頭兩個月,麥當勞中國已新增門店53家,完成2009年原計劃的近30%。在4月22日的分析師會議上,斯金納透露,麥當勞2009年已在中國新開62家。
麥當勞2009年第一財季報告顯示,第一財季的凈盈利增長3.5%,全球同店銷售額增長了4.3%,但中國的銷售額有所下降。
麥當勞方面解釋,是因為降低了午餐價格,以避免顧客流失到價格更便宜的本土餐廳。艾瓦雷斯表示:“在中國,有其他快餐廳比麥當勞便宜……明顯便宜。”他指出,本土快餐比西方快餐便宜35%到40%。
2月初,麥當勞啟動進入中國以來最大規模低價促銷計劃。同時,麥當勞中國2009年廣告費用投入同比增加。
第一季度的數據,是否說明麥當勞在中國的促銷讓利沒有奏效?麥當勞中國內部人士并不這樣認為。“這個可能是時間問題。”該人士說,5%的銷售額提升,不是短期內可能實現的。而且,麥當勞在華的促銷讓利計劃仍在各餐廳推行,這也佐證了促銷讓利對刺激銷售是有作用的。
麥當勞在華擴張計劃的調整,正好發生在中國高層交接班前后,也讓外界產生聯想。今年4月1日,供職于麥當勞在馬來西亞、中國臺灣和韓國、新加坡等多個亞洲市場的新加坡人曾啟山,正式接替施樂生,出任麥當勞中國CEO。
有接近麥當勞的人士說,曾啟山與前任施樂生的管理風格不同,曾更加務實、低調,偏重于說得少做得多;而施樂生在員工中的號召力、感染力都很強,在企業管理目標上,偏重用高目標來激勵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