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紀后半期,紅木家私的材質并沒有很明文的規定,紅木是對具有幾種色彩的名貴木材的總稱。面對紅木家私材質不規范的現狀,2000年,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了紅木國家標準,把“5屬8類33種”木材確定為紅木。而這33種紅木大多是幾近絕跡和瀕危的木種。正是這一紅木標準的提出,使這33種紅木生產的家具價值攀升。但是隨著市場的發展,這33種木材的供應量遠不及行業對木材的需求量。
一方面,為了保證家具的質量以及收藏品的稀缺性,越是稀有的材質,其收藏價值越高,需要對紅木的材質進行嚴格的限定。另一方面,眾多的企業加入紅木行業,市場對紅木家私的需求量日漸增加,需要有較大的木材供應量來滿足市場的需求。
現在市面上,海南黃花梨已是絕品,有價無市;越南黃花梨還有一些中上等料,但已是每噸幾百萬元的天價;紫檀已無中上料,而七八厘米粗的小料,價格高達百萬元一噸;大紅酸枝已經很少有2.2米長以上的木材,普通的、歪歪扭扭的、以前當柴燒的大紅酸枝已經是20多萬元一噸,而且再過幾年,大紅酸枝也會像海南黃花梨一樣,有價無市,成為絕品。
雖然近些年有些人在海南種黃花梨。采用了大量的催長技術,據說已經長到一二十厘米的直徑,但是鋸開一看,里面的芯材也只有幾厘米,而且木材沒有野生黃花梨的天然香味,可見紅木木材的生長是沒有終南捷徑的,只能是等幾百年、上千年的時間方能等到可用之材。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