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不上最準,這個要看學校怎么規定的,但大多數高校都是以學術的檢測結果為準的。
哪個論文查重結果是最準的?
對于論文查重結果準不準確這個問題,如果你學校用前者定稿的話,那么前者的查重結果是最準的;如果你學校用后者定稿的話,那么后者的查重結果是最準的。
畢竟不同的查重系統在數據庫和算法都會略微的差別,最后判斷誰準確需要根據學校的要求。
我推薦學客行論文查重軟件,查重免費。
大部分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的重復率要求是30%以內,嚴格一點的是20%以內,要求10%內的本科畢業論文比較少。一般優秀本科畢業論文的重復率要求是15%內;碩士多在15%以下,嚴格的要求在10%以下,博士多在5%以下。
那么上面的查重率是如何計算的 ?每個論文檢測系統是有其算法的。
檢測系統設置了一個閥值為3%,以段落(或章節)的字數來計算,單篇文獻低于3%的抄襲或引用是檢測不出來的,這種情況常見于大段文字中的小句或者小概念。
舉個例子:假如檢測段落1(第一章)有10000字,若與A文獻有300字(10000乘以3%=300)重復,是不會被檢測出來的。若與B文獻重復超過300字,那么B文獻分布于在第一章中的抄襲都會被紅字標注,不管位于第一章何處,即使打斷成句子,只要超過13字就會被標注。
實際上這里也告訴同學們一個修改的方法:就是對段落抄襲千萬不要選一篇文章來引用,太多了,不叫引用,就成為抄襲,原因在于論文檢測系統的閥值問題,與其他文獻的重復字數高于3%的統一算抄襲,也就是說引用和抄襲的臨界值是3%。一旦超標,即使你標注了引用也無濟于事。
我們舉例說明:某篇論文第一章有5000字,那么第一章中,我們就只能引用A文獻150字以下,否則會被系統認為是抄襲。第二章中4000字,那么我們只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431353935能引用A文獻120字以下,否則會被系統認為是抄襲。第三章8000字,第四章7000字,分別為240字以下和210字以下,以此類推。綜上所述,引用超標的計算方式是按章計算,這與抄襲的計算方式是一樣的。
若論文的確是自己認真寫的,自我感覺查重的重復率不高的話,可直接采用學術檢測(但學術不對個人開放,可考慮登錄學客行論文查重軟件進入),更能節省在畢業論文上的時間。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每個查重系統的后臺比對數據庫不一樣,算法不一樣,最終檢測結果也就有出入,如果你們學校是以學術為標準,那學術檢測符合要求就行了
自己寫的學術肯定沒有。另外外文資料翻譯過來的話學術一般也沒有。
個人親測,筆桿比學術要稍嚴一些,筆桿查重6.8%,最終學術查重3.2%。
筆桿的查重要比學術稍嚴,兩者重復率一般上下浮動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