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不端褻瀆學術,敗壞學風,其消極影響并不只限于學術范圍之內。 學術不端的病毒具有極強的滲透性、擴散性與放大效應,會通過學術界向社會生活的其他領域迅速傳播和蔓延,污染社會風氣,助長社會的不道德行為。
學術不端行為也直接損害了公共利益。 科學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都在使用國家資金,學術造假就是在浪費納稅人的錢。 有的學術造假是和經濟腐敗相勾結的,是為了推銷假藥、假產品的,那么就是在騙消費者的錢,危害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1 我國學術不端問題的現狀 1.1 學術不端問題易發多發 (1)從學術不端行為曝光的時間看.從1997 到2017年,幾乎每年都有學術不端案例被媒體曝 光.實際上,在國內被曝光的案件只是冰山一角,很 難用數據來確切說明學術不端行為的范圍和 程度[2]. (2)從學術不端行為發生單位看.64起學術不 端案例,發生在46所高校和1所科研單位.高校 中,既有985、211名校,也有不太知名的普通高校.
CUI Wei11 學術不端的危害 ?科研造假、學風浮躁、抄襲剽竊等行為屢 屢發生,已經成為社會的熱點問題,嚴重 危害了科技界的公信力和良好社會形象, 不利于青年科技人才的健康成長,對科技 事業健康發展產生的消極影響不可低估。 ?科研誠信和良好學風是科學事業繁榮發展 的前提,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