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論文的創新性、科學性要求論文中采用的資料真實可靠,實驗數據準確無誤,要進行統計學處理,
(1) 缺少創新性
選題應根據自己研究的成果,結合文獻檢索,從中找出創新點。就一篇論文而言,不可能所有內容都創新,只有一點改進、彌補了一個缺陷或提出一個新見解,就是創新。創新不斷積累,就促進醫學科學不斷進步。討論是論文的精華部分,作者可利用這個平臺,就臨床資料,特別是創新,展示精辟的論述以加深讀者對論文實質的認識,利于交流和傳播。
?(2) 科研設計缺乏規范性
不論實驗研究,還是臨床研究,其科研設計必須規范、客觀,能說明該研究課題的樣本數。有的作者為提高其治療方法的治愈率,有選擇的進行病例統計、總結,失去了真實性。有的前瞻性研究文章,只有觀察組,沒有對照組,其治療結果,難以令人信服,自然就不能刊出。
(3)診斷依據不足、隨訪時間太短或時間跨度太大
臨床研究論文一定要有明確地診斷。有的論文診斷依據不足,缺少必要的鑒別診斷,其真實性、科學性大打折扣。目前,骨科疾病隨訪時間國內尚無統一規定。國外醫學雜志要求,隨訪至少為治療后 2 年及其以上者,少于 2 年者不受理。
(4) 病例數不一致,缺乏統計學處理
有的送審論文題目所寫的病例數和正文中不一致,有的圖表中各組例數相加與總數不一致。有的論文數據未行統計學處理 (顯著性檢驗) 或僅計算百分率(相對數),難以分析各組數據之間的差異。論文中的統計學處理,必須注明何種統計學軟件、檢驗方法,結論性指標要寫出具體的檢驗值,如 t 值、x2 值、Q 值等,最后列出 P 值。
如果你對醫學論文的科學性、創新性還有疑問或者建議,可以登錄
?
網友留言(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