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目前中國本科生的畢業(yè)設計現狀,提出畢業(yè)設計團隊模式,團隊模式在天津農學院水利工程學院連續(xù)5年實踐,在實踐過程中總結團隊模式實施過程的難點,團隊模式運行推廣的保障機制討論了關于游戲的問題。實踐的結果是,團隊模式下完成的論文質量顯著提高,學生的受益度明顯提高。關鍵詞:畢業(yè)設計、團隊模式、水利專業(yè);保障機制一、實踐事例基本情況本研究小組從2012年開始在水利工程學院進行團隊模式的試行研究,團隊模式的最終評價由兩個方面的數據構成。過程收益程度的評價。
各老師的指導水平不同,為了保證評價結果正確,選擇同一老師連續(xù)五年的數據作為例子進行實踐事例分析。表示兩個模型的不同。這位老師交替指導傳統模式和團隊模式。具體來說,第一年是傳統模式,第二年是團隊模式,第三年是傳統模式,第四個模式和第四個模式。五年是團隊模式。表1是這個老師連續(xù)5年的論文題目和成績的總結表。二、單一案例的具體實踐過程1.課題的分解。
支隊伍的大課題是地面下沉對溜洪區(qū)的洪水災害風險及管理產生影響的研究,學生隊的成員數是5名,所以必須把大的課題分成5個副標題。課題的研究主要包括兩個大部分。第一,研究水庫洪區(qū)洪水風險和管理的影響,第二,地面下沉對貯洪區(qū)的影響。因此,劃分后的分課題分別是:A.地面沉降對貯洪區(qū)防洪功能的影響研究,B.溜洪區(qū)洪水發(fā)展數值模擬與模擬的研究,C.貯留洪區(qū)洪水風險圖制作技術的影響研究。研究;D.貯留洪區(qū)洪水災害損失評估及分散模式研究;E.地面下沉對貯留洪區(qū)洪水災害風險的影響研究。
的這5個課題根據時間節(jié)點的順序是ABCDE,根據難易度是BAECD,所以重要的課題是前兩個。2.任務分解。分解課題后分析學生,主要從自學能力、時間自由度、管理能力等幾個方面進行評價。
根據學生特點,主動結合推薦原則,選擇孫先生為組長,為此分派了難度適中的C,其時間自由,且具備較好的管理能力。難易度高,時間帶把之前的AB課題分配給熊先生和雷先生,把難易度低的DE分配給宗先生和鄭先生。3.課題的完成過程。
課題組集中完成論文,老師指定他們辦公室,每天早上9點到晚上9點集中進行學習和寫作。老師每天按時去一次,解決當天的問題。學生們的第一階段工作是調查關于自己課題的資料。因為是基于大的課題,所以資料的一部分是共通的。第二階段的工作是找到自己課題的研究方法。在這個階段熊和雷必須分別學習使用一個軟件。所以很難。
在這種相互幫助、相互作用的氛圍下,各學生加快進度,在正常要求時間前一個月完成了論文。三、團隊模式的整體效果分析可以將表1的成績按普通和團隊兩種模式分別整理,并歸納到表3。
分析表的數據可以導出以下幾點:(1)這位老師指導學生論文的整體水平在所有教師中處于較高水平。(2)采用團隊模式的論文與以往的模型相比,效果非常好。
首先,將優(yōu)秀比例大幅提升,從8%提高到35%,超過1/3,遠遠超過全校優(yōu)秀率的10%。其次,優(yōu)秀、良好的學生的總比例由82%提高到94%。雖說升職率低,但是絕對數據非常高,不能再增加空間了。沒有出現合格范圍,最壞的也是其中之一,這反映了團隊模式對后進學生的督促作用。此外,關于團隊模式給學生的利益程度,通過問卷調查和座談方式進行研究,連續(xù)3次對近500名畢業(yè)生進行問卷調查和座談等方式的調查。業(yè)設計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調查結果來看,參加團隊模式的畢業(yè)生對未參加團隊模式的畢業(yè)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學生的滿意度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