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紅瑪瑙,古稱”赤玉”,質地細膩油潤,是中國獨有的品種,產量稀少。南紅瑪瑙古人用之入藥,養心養血,信仰佛教者認為他有特殊功效。佛教七寶中的“赤珠”(真珠)指的就是南紅瑪瑙,其與和田玉、翡翠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作為稀少珍貴的寶玉石材料,南紅瑪瑙在我國有悠久的賞鑒收藏歷史,戰國時期出土文物中,曾發現有古滇國的南紅飾品,明清時期,在云南保山已有南紅老坑開采,但當時屬于皇家御用,出產的南紅原石必須上交于皇室,不得私藏。近年來,收藏級別的南紅瑪瑙作品又重新回到收藏界,也重新掀起了南紅瑪瑙收藏的熱潮,吸引了眾多藏家的關注。
保山南紅如今南紅市場越來越火,在市場上有兩大主力,一是云南保山南紅,二是四川涼山南紅。相比之下,保山南紅質優,其價格更高。那為什么保山南紅比涼山南紅貴?為何保山南紅能成為大家口中的“南紅之王”呢?
更稀少,更珍貴質地是南紅評估指標的重要參數,涼山南紅少綹裂,完整度高,塊大的相對要多,裂相對要少。而保山南紅的優質原料稀少,現在市面上的保山南紅新料,大都來自清代時棄之不用的尾礦和后來開發的新礦口,文玩圈有一句“無裂不保山”的話,那是因為許多人沒見過不裂的保山料,這也能說明保山料的稀缺程度之高。保山料雕刻起來有一定難度,所以更顯優質保山料的難得。
文化背景剖析:皇族血統,歷史悠久一件玩物有沒有價值就要看它有沒有歷史背景和皇室背景,保山南紅作為古代南紅的繼承者顯然具備這些條件。
清代是南紅瑪瑙發展的頂峰時期。清廷喜愛藏區文化,尤其雍正皇帝是一個藏區文化的忠實愛好者。大約在雍正元年,南紅以“紅白瑪瑙”的身份走入紫禁城,開啟了一段新的收藏風潮。云南保山是南紅瑪瑙最早的產地,由于產量稀少,南紅瑪瑙在清朝年間就已開采殆盡,更是被乾隆帝奉為珍寶。所以目前市場上優秀質地的保山南紅瑪瑙可謂可遇不可求,價格也相對比較高。而涼山南紅則是最近幾年才發現的新料,歷史底蘊相對于保山不夠厚重,論輩份論出身,都要差很遠。
南紅愛好者的最終目標是追求好質地:柿子紅、無綹裂、膠質感好。如果南紅具備這三個條件,就是質地較好的上品,不但可以保值,而且增值潛力也較大。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