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中國(廣州)衣柜展舉辦期間,主辦方在展館負一層開設“定制家居·智造工社”主題展區,以“智能+制造+工廠+工業+社區+合作+分享”為主旨,10家產業鏈的優質企業集中展示一站式“智造”流水線,為中國定制家居“工業4.0”探路。
10家業內核心企業就“智造工社”這一主題展開了深入探討,《中國定制家居》雜志將對此進行連續報道。
訪談嘉賓:(排名不分先后)
樂居生活總經理 榮亮
天湘板業總經理 劉承恒
銳諾數控總經理 王翠波
豪田機械總經理 張曉科
霖環保董事長 曾廣文
家納五金總經理 陳漢光
華立封邊副總經理 王堂新
三維家軟件銷售總監 黃金麗
唐龍品牌策劃總經理 包曉峰
普林艾爾電器董事長 葉海林
Q1:當前“工業4.0”概念比較火,您對這個概念是如何理解的?
唐龍策劃包曉峰:“工業4.0”是德國政府提出的一個高科技戰略計劃,旨在提升制造業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適應性、資源效率及人體工程學的智慧工廠,在商業流程及價值流程中整合客戶及商業伙伴;其技術基礎是網絡實體系統及物聯網。目前“工業4.0”已進入中德合作新時代,雙方簽署的《中德合作行動綱要》中,有關“工業4.0”合作的內容共有4條,其中第一條就明確提出工業生產的數字化就是“工業4.0”,對于未來中國制造業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科霖環保曾廣文:“工業4.0”概念來源于德國,是德國政府提出的一個高科技戰略計劃,旨在提升制造業的智能化水平,在中德雙方簽署的《中德合作行動綱要》中,明確提出工業生產的數字化就是“工業4.0”,對于未來中國制造業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工業4.0”必定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銳諾數控王翠波:“工業4.0”這個概念在國外炒得是比較火,國內大家對這個概念也有一些了解,但是具體到什么樣的程度,就要看我們的自動化到了什么程度。目前來講還沒有一個具體的說法,也沒聽說哪家企業把“工業4.0”理解并貫徹得比較透徹的,就是說還沒有一個大家能夠看到的版本或者是樣板。
因為我們企業本身是做定制家居生產線的,所以關于定制家居這一塊的“工業4.0”我理解的概念是:從它的板材進入到生產線一路流下來板材不用落地,自動能夠完成一些系統的識別之后完成整個后續的一個生產和包裝的一個過程。目前來說,我們還沒達到“工業4.0”,還是3.5的樣子。我們銳諾數控完成了前端的開料、打孔、垂直孔,包括它的開槽、異形開料,在這些環節上可以依次完成,到后續的分編、中間轉接的這個環節當然還需要人來做。分完編之后到排鉆上,在排孔的這個環節,目前還需要我們人手來做。在未來的發展中,我希望這個過程也能夠用機械代替。到時可能就需要我們具備一個龐大的數據庫來支撐所有運作。等到我們有了這些信息量的時候,我們離真正的“工業4.0”就不遠了。
豪田機械張曉:我理解的“工業4.0”是建立在工廠自動化的基礎上,借助互聯網信息化大數據來促進消費者和生產流程的自動化銜接,從而帶來更加高效的生產運行。
天湘板業劉承恒:我對“工業4.0”理解有幾點:一是表現在技術應用的層面,而不是技術的時代。因為在技術的層面上我們早就已經達到了實現“工業4.0”的水平,比如:物聯網技術、服務互聯網技術、智慧工廠技術、智能零件、智能產品、3D打印等,這些技術已經不同程度地應用在不同的領域之中。二是要有無處不在的連接。在數字信息化的基礎下,主要體現于人機互動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應用。三是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的工業系統?!肮I4.0”總的來說就是:以信息物理系統為基礎的智能化生產。
樂居生活榮亮:首先我認為“工業4.0”這個概念是比較大的。我們是做定制家居的,我覺在定制行業“工業4.0”應該是一個體系,就是把整個的的產業鏈融合起來,更高效、更方便、更快捷地幫助我們整個行業產業鏈融合到一起,讓我們的產品可以更加簡單、更加快速地制造出來。也就是說,“工業4.0”可以把整個制造過程中涉及到的每一個環節系統地連接到一起。
三維家軟件黃金麗:因為我是負責銷售這塊的,所以我想談談“工業4.0”在銷售中的應用。銷售中的“工業4.0”就是把各個環節中的工具串起來,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以前門店的銷售是單一的,現在則是多元化的,而且是帶體驗式的為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以前是不想讓消費者了解產品的生產流程,現在則是反過來去引導消費者了解整個生產流程,使消費更放心地購買相關的產品。
普林艾爾電器葉海林:“工業4.0”是一個很大的概念,與其說傳統行業如何擁抱4.0,不如說傳統的生產制造型企業如何轉型升級。當前國內的大部分傳統企業都還處在工業2.0和工業3.0之間。目前有實現契機的或許只有海爾的互聯工廠和富士康的機器人車間等。因此,我們任重道遠。如何利用互聯網的技術,夯實基礎加速企業轉型才是重中之重。我們將增加自動化設備投入,提高人機交互比率,不斷提高工廠的生產制造的自動化水平;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客戶信息、生產信息、物流信息的互通,促成熱泵干衣柜研發、生產、銷售的快速反應,達成衣柜行業客戶產品短交期的要求;打造柔性生產線,提高生產的精益化水平,滿足終端顧客對熱泵干衣柜“多品種、小批量、個人定制”的產品期望?!肮I4.0”是一個指引,“個性化與服務消費”是大勢所趨,未來等待著我們去實踐。與“智造工社”的合作,是一次新的嘗試。我們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但絕對是一個敢吃螃蟹的人。希望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華立封邊王堂新:我理解的“工業4.0”就是“互聯網+制造業”,把傳統制造業智能化。在這個概念的推動下會產生個性化和數字化的產品與服務的生產模式。實現“工業4.0”關鍵要做到工廠、生產、物流和服務四個方面的智能化。
家納五金陳漢光:“工業4.0”勢在必行,我們必須正視,并迎難而上。“工業4.0”是對我們傳統生產觀念的一種顛覆,不是洪水猛獸,而是科技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們作為企業,應該順勢而為,緊跟時代發展。
Q2:相比于國外,目前我國制造業處于什么水平,遇到了哪些瓶頸?
唐龍策劃包曉峰:我國制造業雖然占據全球較大的比重,但卻大而不強、大而不精、廣而不精,這都需要在精致方面做文章。我們最核心的問題就是缺乏自主創新力,核心技術的關鍵部件受制于人;同時產品同質化嚴重,我們的能源利用率也不高,浪費和污染嚴重;產業結構不合理,許多產業仍處于價值鏈的中低層?,F階段制造業處在起步階段,很多企業只是在做信息化建設,像現在的信息化、工業化、智能化,在制造業還沒真正做到很好的應用,打造制造強國尚需時日。
科霖環保曾廣文:相比國外,我國制造業處于2.0-3.0之間。貫徹“工業4.0”遇到種種困難,特別是制造設備與人才缺少的瓶頸還不能滿足國內的需求。中國是個制造業王國,但大而不精,缺少自主創新的能力,機器設備遠不如其它發達國家,像現在的信息化、工業化、智能化,在制造業還沒真正做到很好的應用,打造制造智能化是未來的發展之路。
銳諾數控王翠波:我進這個行業也有15年了。之前我聽科凡的林總講過,從事一個行業7年屬于專家,從事15年以上就屬于骨灰級的專家了。目前中國定制家居制造業這個領域最大問題還是數據,可以轉換成生產的一個數據。數字信息化的生產也屬于制造的一部分?,F在我們銳諾已經完成了從前段的菜單到后續的生產,再到最后的打包的信息化,很好地解決了定制家居生產過程中的錯單問題。據我所知,國外的生產設備和軟件更多是模塊化或規?;?。我們國內還沒做到這個程度,可能跟我們的國情有關。今年,全屋定制在我們國內推得很火。全屋定制涉及到更多不同的尺寸、不同的板件、不同的孔位等的信息,如何保證出來的這個生產數據是正確的,這需要我們在前端軟件開發這一塊付出更多的努力。
目前我國制造業最大的瓶頸還是生產規模和錯單問題。未來要解決的話可能還需要我們前端的軟件設計跟我們的生產設備工藝、五金連接方式、包裝設備融合起來,來系統解決我們定制家居的制造問題。其實我們在某些領域比國外更有優勢,只是希望國內的制造企業可以誠懇地提出他們實際、迫切的生產問題,把這個生產的問題以實際的、現場的情況為出發點得到更好的解決。
豪田機械張曉:中國制造業分很多個層面,總體上講中國制造還沒有徹底解決工業3.0,很多技術和設備都依托高額進口歐洲設備來提高自動化水平,為此付出了高昂的經濟代價!
天湘板業劉承恒:今年國家提出“中國制造2025”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立足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實際需要,提出了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大戰略任務和重大政策舉措,目前正處于“萌芽”發展的狀態。要實現此國家戰略,需經踏出穩穩的第一步。目前“工業4.0”戰略思維缺乏是中國制造業的第一大瓶頸。很多人往往認為“工業4.0”很遙遠,不現實,擔心個性化制造的“成本高”、“難管理”,所以不愿意去改變或去實現。其次就是企業供應鏈沒有實現很好的連接,很多企業家將智能化制造單單放在工廠制造上,沒有想到是的高效物流信息化。智能制造不僅材料、機器設備、制造是一個系統,互聯信息化工廠更是一個系統。
樂居生活榮亮:階段怎么講呢?其他行業我也不是太了解,但是光定制家居行業來講,從前端的原材料到設備對接,到生產工藝的對接,再到軟件的連接,整個系統看似簡單,但真正做起來時發現很困難。為什么很困難?因為每一個環節的工藝標準、設備標準,這些體系都不一樣,融合起來會很困難。如果有這樣一個系統可以幫助大家從原材料到設備,到最終利用生產工藝制成我們的產品形成一個規范、統一的大系統,就可以幫助我們這些做衣柜品牌的產業鏈企業更便捷地做好服務和生產。我覺得這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三維家軟件黃金麗:我覺得目前國內制造業與國外相比差別在于產品的標準化,材料的利用率,加大了企業的生產難度,不便于銷售時進行復制。就拿咱們的櫥柜和外國的相比,國外的櫥柜是沒有什么非標和不非標的,全部是各種尺寸的單元進行組合。所以我認為國內的制造業需要把產品進行標準的規劃,這樣才能解決生產的速度和安裝的難度等問題。
普林艾爾電器葉海林:在我看來,目前我國制造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面臨的最大瓶頸與問題應該是如何提高生產自動化水平和如何進行產品的創新。
華立封邊王堂新:目前我國制造業處于勞動密集型的水平,隨著人力成本的上漲,制造業的利潤空間將嚴重壓縮;同時生產和服務流程封閉,智能化程度低,造成資源的浪費和成本的上升。
家納五金陳漢光:最大的瓶頸在于后臺的支撐系統改造。“工業4.0”不是簡單的更換生產設備,它牽涉到生產前前后后整個系統。你得下定換血的決心。
Q3:您認為應該如何突破瓶頸?
唐龍策劃包曉峰:國家工信部2013年9月發布的《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專項行動計劃(2013-2018年)》提出了一系列推進“工業4.0”信息化、工業化融合的目標,比如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間、制造企業與生產性服務企業間信息共享和業務協作等。我認為這里道出了中國傳統制造業在遭遇瓶頸時突破的一個關鍵思路,那就是抱團取暖、協同作戰,我們在定制家居行業提出的“智造工社”,組建定制家居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進行大聯盟,集體攜手擁抱“工業4.0”智能時代,就是尋找突破瓶頸的有益探索。
科霖曾廣文:提升人才素質與設備的自動化。設備是硬件,那么人才就是軟件,搞好硬件的同時還要注重做好人才的培養,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間、制造企業與生產服務企業間的信息共享和業務協作。廣東科霖設備環保有限公司一直注重設備、人才、技術的培訓和引進,一直以來,科霖環保都堅持高端產品定位,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環保服務,加大企業之間的聯盟。
銳諾數控王翠波:突破瓶頸還是要從軟件開始,從數據開始。數據的問題解決了,那么數據跟機械、跟自動化設備的對接就可以完全無縫對接了。其實大企業的改造相對來講比較麻煩一點,像我們現在給一些中小型企業做方案的時候,就是從它前端的門店、數據端開始著手,到它的生產端的時候我們盡量減少它的錯單和出錯的問題,包括孔位的錯誤、設計的錯誤,到我們包裝的錯誤,盡量減少這些問題的出現。現在軟件的問題我們已經可以解決了,已經有好多的樣板客戶。不管是異形的柜子還是標準的柜子,再復雜都可以通過軟件獲得有效、準確的生產數據,有了這個生產數據再用數控自動化的設備去完成這個過程相對來講就比較簡單。
豪田機械張曉:我們不能太急功近利,為了實現所謂的“工業4.0”而不擇手段付出高昂的經濟代價。我們應該踏踏實實地左手抓工業自動化的基本功,同時右手抓互聯網信息化大數據這個工具。這才是我們應該努力的方向,不應該是一切都用買來主義。應該學習中國高鐵的做法,先學習國外先進經驗,引進后自主發展,走自己的特色道路。
天湘板業劉承恒:每個行業中都有一些企業已經把自身的產品做得很不錯了,不管是制造業水平,還是信息化技術水平都能達到不錯的高度。眼下中國制造業亟需借助互聯網時代的大數據,夯實智能制造的基礎,“工廠互聯”是個不錯的選擇。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10家定制行業產業鏈相關企業聯手成立了“智造工社”,在“工業4.0”戰略思維的指導下,聯合各個企業的長處,如先進設備、技術或成熟的信息化管理等,聯合組成“工業4.0”的示范先鋒,引導“工業4.0”戰略思維順利落地。
樂居生活榮亮:目前我們整個產業鏈上的每一個環節因為對接點的不一樣很難實現技術共享。如果大家能在技術等各方面對接起來,那突破瓶頸就非常簡單。我們正在打造的“智造工社”就是一個很好的努力方向,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快速、便捷地打通產業鏈。
三維家黃金麗:我覺得如果要突破這些難題,就必須從銷售的前端抓起。企業應該從前端銷售進行規范,從產品生產的利用率進行規范,最終實現快速生產,快速銷售。
普林艾爾電器葉海林:自動化水平和產品創新這兩點也是實現工業4.0的前提和手段,直接影響著工業化的進程。創新來源于不同層次、不同文化的顧客不同的個性化需要,來源于不同企業、不同行業的碰撞與交融。在未來商業模式中,傳統的行業界限將逐漸消失,并會產生各種新的活動領域和合作形式。創造新價值的過程正在發生改變,產業鏈分工將被重組。企業如何去創新,如何在現有的行業中通過與他人的整合、分享尋找到自身發展的藍海將會考驗著每一個企業家的智慧、胸懷和膽識。我想衣柜行業“智造工社”的出現,也是這一時代趨勢的延伸與落地實踐。將衣柜行業上下游企業組成聯盟,消除各自的行業界限,打破過往保守、墨守成規的條條框框,共同去“玩成”一個私人定制的衣柜產品,去實現更多的創新與更大的發展。
華立封邊王堂新:需要從勞動密集型模式轉化為高效的高科技生產模式,進入高端制造業領域,讓自動化和信息化成為企業的基石。
家納五金陳漢光:技術更新并不難,難的是思維的轉變。要想突破,老板首先得轉變思維。你得接受并運用智慧去改造和利用。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