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5年木門行業的整體發展,電商、營銷、設計是不可避免的三大關注點。具體而言,這三點為木門企業注入了發展活力,但是,也讓不少企業陷入“囧”態。在這種情況下,木門企業在2016年該如何發展?
一、電商發展之路
近年來,電商在家具行業廣受熱議,上個月結束的2015年雙11互聯網大促,和這個月結束的雙12互聯網大促銷。木門業也跟著熱鬧了一番。對于部分木門企業而言,雙11不是為了利潤,而是為了刷臉,提高知名度;木門電商和天貓淘寶,更像是提高知名度的廣告平臺,而不是木門企業和經銷商賴以生存的渠道。
二、如何打造品牌
木門是耐用品,大部分家庭都會在6~7年后才購買,和使用。品牌即便做了較高頻率的營銷曝光,真正能到達“有需求”消費人群,其實比例頗低;而對于大多數沒有需求的人群,并不會記住一個木門品牌。另一方面,對于多數工廠而言,其“客戶”其實是經銷商,而非消費者。他們的營銷更多時候是做給經銷商看的。2015年,并不是沒有木門企業做了高大上的營銷,只是,因為是耐用品之故,這類營銷對品牌市場銷售的直接幫助比較小;而一些真正能帶來銷售的事件,比如“爆破”,對于品牌而言,則是“銷而不營”,只圖一時的快感,而丟了品牌的調性。
三、原創設計之傷
在中國,當一件事被不斷提起,不斷強調之時,說明這件事沒有做得很好。在木門等家具業,這件事是“設計”。2015年,諸多家具企業推出強調設計的原創系列,部分設計師自己創業打造了自有品牌,似乎表明中國家具越來越注重設計了,市面上叫好之聲也很多,但是否叫座,仍有待考驗。若以過往的經驗來評判,市場是殘酷的,暢銷的永遠是“沒有設計”的經典款,千辛萬苦“原創”出來的產品,卻遭冷遇。更不爽的是,部分模仿的企業,在落后的時間點推出相似產品,卻博得滿堂紅,原創企業等于做了別人的嫁妝。在產能過剩,產品同質化嚴重,市場日趨規范的木門行業,究竟是消費者和工廠不懂設計,還是設計師不懂消費者和工廠的需求?
2015年即將結束,在這一年的發展過程中,電商、營銷、設計無疑是木門企業關注的熱點。只不過,在具體的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等待木門企業的解決。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