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數據顯示,嵐山港區域月出貨量約為輻射松出貨量26萬、北美材17萬立方米。新到補庫輻射松11.8萬、北美材3.5萬,輻射松僅為月出貨量的一半,花旗只有5分之1。長三角區域按單日最低出貨量計算,月出量為輻射松為29萬方,北美材21萬方,到船量僅為出貨量的三分之一及二分之一。以上數據讓人想起一個段子,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拿現金排隊買木材的時候又開始。
做為中國最要的兩大松木集散區域,到船及出貨比例如此失衡,對于輻射松、北美材穩定目前市場價格并且小幅提升價格創造了有利條件。
另據美國材裝船計劃顯示11月份到達中國4船,加拿大材到達中國5船,到船相對偏少,對于整個中國市場用料占一定比重的北美材來說,無疑預留相當的漲價空間。根據目前長三角區域市場價格鐵杉28以下900元/立方米,花旗松28以下1000元/立方米來看,近期上漲20元/立方米可能性比較大,后期還可能有繼續上漲的空間。
現階段造成目前價格上漲主要成因之一,9、10月份的到船空窗期。其實一分析亦不難理解,大多數貿易商在95美元階段抄底后虧損,美金匯率上升,國內行情持續低迷,國內開證公司控貨嚴格,多因素制約貿易商的進貨積極性,造成了現今的到船空船期。
有人可能會說現在價格上漲了,木材貿易商肯定都加大訂貨量,其實未必,要知道船期都是提前排好的,原木集港,遠洋運輸,導致到貨時間將有近1個月的延時,貿易商‘賭’性心態,經過上半年的冰霜,供應商價格的上漲,真正敢賭的人有多少,所以到船空窗期有可能延續至11、12月?!畧D表’國外11月美國材到船4條,加拿大材到船5條僅9條就可窺一斑了。
還有國家經濟調控,目前‘現錢’還未轉移到建材行業,導致整個供應鏈嚴重缺錢,目前港口內可進行正常交易的原木數量占比預計不超過50%,現有庫存因貨權問題不能正常出貨,這進一步壓縮了加工廠選擇的權利。也是目前原木價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考慮到價格因素與材種使用用途可替代性(鐵杉與輻射松,花旗與落葉等),由此可以推斷,原木整體價格暫時性不會受到外因太大影響,依然處于穩中有升的局面。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