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板或將零退稅引發行業擔憂
日前,中國林產工業協會已積極向各相關部門遞交關于人造板繼續實行退稅政策的請示,業內人士對這種一砍到底的退稅降法或將可能引起的惡劣連鎖反應。6月12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關于印發<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目錄>的通知》(財稅〔2015〕78號),將膠合板、刨花板、纖維板的退稅比率由原來的80%降為70%。然而,重點并不是10個百分點的降幅,而是賦予了另一個文件“一票否決”權。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5月6日,環保部發布《環境保護綜合名錄(2015年版)(征求意見稿)》,其中“高污染、高環境風險”這一項中依然保留了膠合板、纖維板和刨花板。《中國綠色時報》記者致電環保部獲知,《環境保護綜合名錄(2015版)》將于近期出臺。
幾年前,中國林產工業協會就代表人造板企業向相關部門爭取即征即退政策,幾經努力和周折才將人造板即征即退的稅率爭取到80%。中國林產工業協會秘書長石峰介紹,這兩個文件則將行業幾年來的努力付之東流,加之當前經濟環境的不景氣,這對于大量人造板企業而言可謂雪上加霜。
地板企業發展需要拓寬產品生產范疇
面對此次退稅調整,石峰表示,這項政策一經出臺立即引起極大反響,已有上百家企業向協會反映訴求,并擬聯合千家企業聯名上書,希望財政部等相關部門能從行業實際出發,調整相關政策。同時,他還建議,有關部門不能將所有膠合板、纖維板和刨花板企業都全部否定,應按照產能規模以及實際生產情況進行分級,再對不達標的企業實行限制性政策。中國林產工業協會將繼續深入開展行業自律,并配合相關部門對人造板企業進行清查。
這一事件對于不少地板企業而言,也或將起著很大程度上的警醒意義: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將產品線延伸,單一的產品生產已經不能與當下多元化的市場需求相匹配,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也必然會加劇實力相對薄弱企業的淘汰。在這種情況下,地板企業的發展還需將產品的多樣化豐富起來,同時在選材、設計等多方面共同進行,如此才能在標準逐漸完善的市場上越走越遠。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