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記者來到憑祥浦寨,與越南僅一山之隔的地方,這里越南人和越南紅木家具、工藝品隨處可見。記者走訪了浦寨最大的紅木家具交易市場和數十家越南工藝品店,了解到這里的商家都是從越南進一些半成品家具回來,以低廉的價格賣給國內消費者,消費者再花低價找當地的一些加工廠進行加工打磨,上蠟,一套下來比直接買國內的成品家具要便宜一大半。這里的紅木產業基本以這樣的銷售方式存在了20多年,盡管越南工藝與中國工藝相差稍遠,但這樣的價格讓大部分消費者能夠接受,所以這樣的銷售方式非常受消費者歡迎。
記者在紅木交易市場的一家店面了解到,一套老撾黑酸枝的六椅餐桌僅賣人民幣4.5萬,加工費3、4千元,這樣算下來比在國內買成品家具要便宜好多。這么大的利潤空間,不僅消費者欣然,銷量應該也很大吧?但店主告訴記者,今年市場實在冷清,加之現在國人對紅木消費要求越來越高,越南工藝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因此店里生意越來越差。
到底越南紅木產業狀況如何?越南紅木市場將面臨怎么的發展道路?記者決定進入越南境內,走訪越南紅木市場。越南紅木產業現狀:雖有政策優勢,工藝水平仍趕不上中國
7月14日,記者一行來到越南北寧省,經中國紅木委桂作紅木文化研究會駐越南辦事處負責人聯絡,記者采訪了當地最大的一家紅木家具廠——皇家紅木家具公司。皇家紅木董事長吳英俊,94年開始進入紅木行業,他是北寧最早十來家做紅木家具的生意人之一,現除了擁有北寧省最大規模的紅木家具公司之外,在老撾還有五個加工廠,負責開料。吳總告訴記者,皇家剛起步的時候也是按照越南工藝生產家具,榫卯規格尺寸和雕刻工藝都不是很完善。后來,吳總在跟中國紅木企業做了二十多年的生意,跟中國人打了二十年的交道,學到了很多東西。
“越南的紅木文化是源于中國,越南紅木家具之前是沒有什么榫卯結構的,目前大部份作坊式還是這樣生產家具。為什么呢?因在在中國有這樣的市場,所以,他們就生產這樣的家具。象我們,跟中國紅木企業做生意久了,我們知道中國一些企業的要求,只要你們有生產計劃單,有規格尺寸,我們都可以照單生產。”吳總遞給我們一疊正在為廣東客戶加工的計劃單說:“我十分看好中國內地市場,我在94年開始就是做中國臺灣紅木市場的,但臺灣市場太小,方圓就幾百公里,做幾年就做完了。”
現在皇家的產品百分百出口給中國人,完全按照中國商家的訂單進行生產,榫卯結構幾近達到中國工藝水平,出廠價格也十分劃算,因此皇家的訂單源源不斷,許多中國商家都喜歡跟皇家訂貨,因此皇家才能在前段時間動亂之后迅速恢復。
吳總還說,其實越南人在當地辦廠并沒有很大優勢,因為政府急需引進外資,因此外國人在越南辦廠會受到政府給予的一系列優惠政策,比如買地辦廠享受五年免稅,貨物出口海關也不會嚴查,但越南人買地仍需每年納稅,每次與政府開會,吳總提出的意見也得不到政府重視,但吳總堅信,中國紅木市場還有非常大的發展前景,他很看好與中國商家的合作,當談起中國紅木市場今年的蕭條,吳總堅信這只是暫時的,他與中國企業打了十幾年的交道,對中國的社會經濟十分了解,他預計最遲明年8月之前,中國紅木市場就會回溫,而經過今年的冷淡之后,明年的回溫將會對中國紅木消費壓抑了一年之后有可能會形成一個“井噴”的市場銷售態勢,吳總相信從中商機無限,所以他今年不會有什么動作,只養精蓄銳,等待中國紅木消費市場的紅火與復活。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