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暢在談到企業如何應對紅木漲價時有自己的觀點,他說:木料的上漲,對大企業而言不但影響不大,反而是他們發展的一個新契機。因為大企業不但在原材料的儲備上較為充足,資金量也大,同時也有穩定的進貨和銷售渠道,短期內根本不用擔心漲價問題;而對于小企業來說,船小好調頭,他們可以隨著市場的變化,非常迅速地作出反應,將產品變更為更低端廉價的紅木制品。比如一套大紅酸枝材質的圈椅,沒漲價之前將近4萬元/套,漲價后是6萬元/套,而小企業用小葉紅檀來生產同款產品,那么生產出來的產品不漲反降,迎合了消費者的購買需求,填補了市場空缺,可以說他們反而具備了相應的競爭優勢。
而在此種漲價潮下,日子最難過的是中型企業,因為他們原材料可能庫存不足,資金也沒那么雄厚,但是他們卻不愿意轉向低端產品,而高端產品卻又做不了。如果說,中型企業想要有所突破,就要停下來,進行產品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做到有自己穩定的原料渠道,并有相關的工藝技術作為支撐保障,同時在品種上進行戰略調整,集中力量做好主力品種,并尋找到合適的替代品進行生產。
同時車暢也表示,從2014年前3個月的原料進口和銷售數據來看,可以推斷2014年的紅木市場是非常樂觀的。紅木原料漲價已成事實,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下,紅木企業的表現如何,筆者對紅木家具市場上的中小企業進行了走訪調查。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