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金融風暴席卷全球,對木材行業造成一定負面影響,直至2009年上半年。2009年下半年,由于國家當年推出4萬億投資計劃,國內需求拉大,對我國木材行業起到了積極提振作用,在之后幾年直至2011年,木材行業迅速回歸。其中,尤以東北材表現最為火熱,在量價方面都占據了市場高地。
2012年是木材行業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由于國內房市調控,導致內需不振,以及歐債危機,導致出口受阻,興業木材市場全年出木材貨量最少下降約40%。在興業木材市場調查了解到,2012年木枋市場持續低迷:非洲材上半年萎靡,下半年略有提振;西南材也略有增長,但好景不長;歐美材平穩前行,紅橡、SPF相對走俏;東北材喪失市場,長期低位運行。木皮市場也相當沉寂,整年行情幾乎沒有亮點,呈下滑趨勢。包括以批量走貨為主的國產木皮,都是小批量成交。據稱,科技木皮下半年表現較實木木皮要好,而竹皮竹板一直處于穩步上升之中。人造板也未能幸免于大環境的沖擊。雖然人造板在2012年年初表現尚有可圈可點之處,市場氣氛較為活躍,但隨著市場的惡化,不管在成交還是價格上都陷入了困境,同時,商戶資金周轉問題顯得十分嚴重。
2013年一季度,木材市場同比2012年成交量有所放大,市場呈現出小幅回暖跡象。3月份開展的厚街名家具展也給市場帶來了一些新客戶,但效果不明顯。以非洲材為領頭羊的木枋市場表現強勢,但是,緬甸材和非洲材原材緊張,新材入市比往年晚;東北材成交尤為困難,市場庫存巨大,商戶信心不足。木皮和人造板市場1-3月成交環比2012年年底稍有放大,但4月清明節放假,以及長期的雨水天氣對成交帶來較大負面影響,成交量有所下滑。另,據觀察和了解,2013年市場經營櫸木、緬甸柚木、花梨木枋材商戶增多。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