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黃花梨等名貴木材當前價格走勢:
小葉紫檀素有“木中之王”的美譽,它原產于印度。據不完全統計,近十年來,小葉紫檀的供應都比較有序,每年都保持3000-5000噸的供應量。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市場需求的擴大,其行情走勢也一直處于平穩上升的狀態,但也存在因材質不同而價格差別較大的情況。據了解,目前小葉紫檀的普通料,每噸在50萬-70萬之間;材質較實、空心不大的好料,每噸在70萬-110萬之間;沒有空心的上等好料,價格則在每噸110萬-150萬之間。
海南黃花梨
海南黃花梨原生林早已不復存在,多年來海南黃花梨的家具制作主要依靠民間存留下來的建筑與舊家具以及農具等遺存材料供應,但近年來此類木材也難得一見,供應量大幅銳減。為能收購到這些遺留下來的老料,一些長期經營黃花梨的木材收購商,往往要走遍整個海南,而一年下來這些人累積收集的海南黃花梨老料加起來也不過是幾千公斤。如果全國有幾千人想購買海南黃花梨家具,假設按人數將木料數量均分,每人能夠擁有的數量也不到一公斤。在當前海南黃花梨木材交易中,都是以一、二根料、幾塊板來論斤買賣的。目前海南黃花梨直徑15厘米、長度1米的老料,每市斤價格在8千元到1萬元之間;直徑超過20厘米,長度在1米到1.5米的老料,每市斤價格約1.2萬元;直徑25-30厘米的大料,每市斤價格在1.5萬到2萬元左右,折合每噸在1500萬到2000萬之間。雖然目前海南黃花梨昂貴的價格,讓很多黃花梨家具愛好者難以承受,但從消費市場來看,與我國十多億人口的基數相比,若能擁有幾根海南黃花梨老料或幾件海南黃花梨精品家具,也絕對算得上是一種福分。
越南黃花梨
近些年來,越南當地的原生林也基本被砍伐殆盡,越南黃花梨的木材進口也完全中斷,越南當地存留的黃花梨木料可以說是寥寥無幾。現在要想買到越南黃花梨木料來制作仿古家具,只能和早些年存有木料的一些企業或藏家進行轉讓交易,而且數量也十分有限,粗略估計,全國范圍內用于交易的越南黃花梨木料不會超過100噸,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目前越南黃花梨的較次板料每噸價格在500萬左右;稍好一些的板料每噸價格在600-900萬之間;特別好的板料則按塊論價,折合起來每噸價格要超過1200萬。當前在紅木家具專業市場上看到和買到越南黃花梨木料及其精品家具的機會,已經是非常之少了。
回顧黃花梨的行情走勢,無論是海南黃花梨還是越南黃花梨這么多年來都一直保持著穩步上揚的走勢。對此有人不禁會問:“漲了這么多年,今后黃花梨的價格還有上升空間嗎?”我認為“物以稀為貴”以及供需關系是判斷行情與價值的真理。一方面,海南黃花梨、越南黃花梨自然林木資源已經枯竭,市場供應嚴重不足,這是短期內絕難改變的現實;另一方面,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的背景下經濟成功的人群也不斷增長,對黃花梨的追慕與需求與穩步增長,供需矛盾非常明顯。另外,以黃花梨材料制作的明式家具,造型簡潔明快,比例優美協調,氣質素雅不凡,并搭配著黃花梨獨有的瑰美多變的紋理、色澤等材質特點。這種獨特的藝術美感幾百年來經久不衰,深得國內外廣大明清家具愛好者和收藏家們的推崇與熱愛,價值也得到了舉世公認,市場需求也在不斷擴大。從這些客觀情況來分析,今后海南黃花梨、越南黃花梨仿古精品家具將進入藝術收藏品的領域,擺脫當前家具只是賣個材料價的處境,還將越來越多的體現出精品家具本身的藝術附加值,因此還存在較大的收藏升值空間。
紅酸枝
為了解當前老撾紅酸枝的市場實際行情,我在3月初與中國傳統家具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鄧雪松先生一起考察了全國經營老撾紅酸枝木料的最大集散地——深圳觀瀾鎮的牛湖、順興兩大木材市場。通過深入調查與走訪,使我們對紅酸枝木料呈現出的逐步稀缺情況有了更直觀的了解。2011年2月我去那里實際調查時,當時老紅酸枝木料堆積如山,短短兩年的時間,這次發現紅酸枝老料和大料都已經非常少了。前幾年一些被遺棄在越南、老撾、柬埔寨等地林區的樹頭、樹杈、樹根等當作燃料使用的殘次料也出現在木材市場,這種級別的小料雖然每噸僅需幾萬元,但出材率很低,用來做家具并不劃算。據我們實地測算,這里大大小小的紅酸枝木料加起來大約在3000-5000噸左右。而根據國內5000家仿古家具企業的老紅酸枝耗材量來推算,當前木材市場的存量以及進口數量是遠遠不能滿足企業需求的。老紅酸枝原材料供應的逐年減少,使市場供求狀況更加難以協調,自然也會促使價格不斷攀高拉升。目前老紅酸枝的小料、次料價格每噸5-7萬,中料價格每噸8-15萬,口徑20厘米的好料價格每噸20-30萬,口徑在20-30厘米的上等料價格每噸在40-60萬之間,更有些上等的板料是按其寬厚論塊買賣,折合每噸需一百多萬。
這里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紅木》新國標中,紅酸枝的概念是一個泛稱,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木材都被納入到了紅酸枝的類別。在此我們要注意區分,作為中國傳統家具名貴木料之一的老紅酸枝,只產于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等國家,而從非洲、南美洲一些國家和地區進口的木料,材質級別比較低,其市場行情與老紅酸枝相比可能存在上十倍甚至數十倍的巨大差異。一些不法商家借機混水摸魚,在出售家具的時候打著國標紅酸枝的旗號,高價出售這些木料制成的家具,很容易讓一些不了解紅酸枝來源和市場行情的消費者上當受騙。這些情況應該引起我們業內企業家們的重視,做到誠信經營,讓消費者消費得明明白白,并不斷提高自身的新古典家具設計、制作水平,給那些來之不易的稀缺名貴材料賦予第二次生命,讓定位制作的仿古家具精品、藝術品得以傳承給我們的后人。
其他木材
除上面四種中國傳統家具名貴木材之外,目前一些較低檔次木材的價格行情如下:草花梨價格每噸1萬多元;白酸枝價格每噸2-3萬不等;還有一種產自南美洲叫做微凹黃檀的木材,材質較為優良,其價格每噸在2-4萬之間,其他自非洲、南美洲等地進口的木材大多在每噸幾千元至一萬元不等。而近些年來較受關注的金絲楠,其新料價格每噸1萬元左右,差一點的拆房舊料每噸2-5萬,好些的每噸5-8萬。這類金絲楠由于資源較為豐富,價格比較便宜,一些地區的中小企業不惜剖開木料,取有“金絲”的板料來制作仿古家具。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