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板材網】在當前板材市場的整體環境下,板材企業之間的競爭異常激烈,寡淡的市場反應映射出板材企業的艱難處境,但更為遠大的前景使得每一個板材企業都在咬牙堅持,這就象是一場戰役:為達成遠大的目標和理想,在不同的階段和資源下確立優勢定位和差異競爭,通過制定合理的策略和使用靈活的戰術,以最有效率的行動方式取得戰役勝利。而在此思考、決策、行動過程中,平衡之道是板材企業始終的追求。
產品的平衡之道
發現很多板材企業對于產品的定位和產品線的規劃并不重視。多數板材產品只是簡單的按市場價格定位于高端、中端或低端,產品線規劃或過長或沒有重點。不清楚產品定位與產品線規劃的實際意義。
對于消費者的微觀研究和市場的宏觀調研能夠給出答案。主流的中產階層消費者已經從感性消費轉變為理性消費、從大眾消費轉變為個性消費。品牌板材產品需要確立相應的理性與個性定位,建立同時滿足理性消費與個性消費的產品線。
簡單的理解,企業提供從低端、中端到高端的完整解決方案會給大部分消費者以需求滿足。理論上這樣的產品定位和產品線規劃會影響企業的品牌價格定位。而實際上,如果沒有足夠的需求滿足和產品銷量,企業的成長和品牌形成都是一句空話。多數情況下企業都須在延長產品線與降低運營費用之間做出選擇,以達成產品線的平衡。一般產品線的平衡方法是在不同價格區域減少滯銷的顏色、規格等產品線弱勢因素。
要建立清晰的產品線規劃。哪種產品是主銷產品,哪種產品是形象產品,哪種產品是更新換代產品。產品線規劃與戰役規劃的道理相同,有主力部隊、側翼保護部隊、預備部隊等的不同,同時還要能夠根據戰役的發展適時的調整部隊構成。
價格的平衡之道
板材企業往往采用“價格柱”的形式明確價格政策。板材產品出廠后根據供應鏈的環節權重進行利潤分配,而環節權重的考慮因素主要是銷量和銷售持續性。銷量越大、銷售持續性越強,向廠家拿到的價格越低,在供應鏈中的地位也越高。
盡管價格戰促使“價格柱”的總高度越來越低,盡管在板材行業中仍然存在著價格黑幕,但在供應鏈中的各環節都在維護著價格的平衡。究其原因,板材企業的競爭已經上升為供應鏈的整體競爭。良性的價格平衡可以讓供應鏈各環節都受益并持續贏利,可以讓供應鏈高效而具有競爭力。這是板材企業在新的市場環境中持續經營并成長的必要條件。在現代的戰役中,只有裝備供應、部隊運輸、軍事工程、信息傳遞、后勤醫療等單位與戰斗單位的整體協從才能為戰役帶來最大的持續作戰優勢。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