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國立研究型技術大學“莫斯科鋼鐵合金學院”(NUST MISIS)與尼日利亞阿庫雷聯邦理工大學專家共同研發出一種制造建筑復合材料并在其基礎上制造板材的新技術。
加入椰子纖維和木槿纖維廢料后,材料可具有更高的強度和防潮性,因此可用于住房建設。相關論文發表在國際科學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上。
可以用水泥板(用廢紙和水泥制成的復合材料)來包覆墻壁和天花板以及在家具生產中替代昂貴的刨花板,但廢紙中孔隙率高的紙往往會從空氣中吸收水分,從而影響水泥板的功能性。俄羅斯和尼日利亞化學家解決了這一問題,用椰殼和大麻槿(Hibiscus cannabinus)粉末來填充紙上的孔隙。
專家表示,天然植物纖維可塑性好、堅韌且輕柔。大麻槿防水纖維適于制造包裝織物、袋子、桌布、紙張和紙板。加入1-3%重量的大麻槿纖維后,提升了復合材料的彈性,因此最終得到的建筑板材的強度得以加強。
論文合著者、NUST MISIS大學“結構陶瓷納米材料”研究中心首席專家瓦連京·羅曼諾夫斯基表示:“將纖維加入水泥材料的目的在于提升它的強度,并使其具有可塑性。此外,加入纖維也是為減少裂縫的產生和發展,使復合材料基體中的應力均勻分部。專家讓所獲得的復合材料樣品受力14、28和90天,對其對力學性能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物相比,2%的纖維用量對于提升粘合強度和螺釘保持力的效果更好。”
免責聲明: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文章內容圖片歸創作者所有,板材網系信息發布平臺,板材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需刪除,請聯系。
板材,板材網,板材十大品牌,板材品牌,板材招商,生態板十大品牌,十大板材品牌
投稿請聯系QQ:1535724626(微信同步)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