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膠合板的發展模式及連續平壓與多層壓機生產線選型的初步分析
馬巖 李萍 李杰 劉清偉
(東北林業大學 金亨木業有限公司 長興機械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通過膠合板工業的主流生產模式分析,以市場需求為基點,詳盡的闡述各種模式的優劣,討論其在中國市場發展所遇到的瓶頸,并簡要說明具體改進方向,以期為中國人造板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生產線引進提供參考與指導。
連續平壓技術是20世紀人造板工業的更偉大發明,它基本顛覆了傳統纖維板和刨花板的生產工藝,徹底改變了刨花板和纖維板的生產模式[1]。在大規模生產線市場上,已完全取代傳統纖維板和刨花板多層壓機生產線模式(中國除外),徹底主導了世界人造板的生產格局,成為當今人造板工業先進生產力的代表[2]。連續平壓出現以后,發達國家一直嘗試在膠合板工業上應用該技術,中國幾代科研人前仆后繼為實現這個夢想而努力,但并未取得實質性進展,不少優秀的企業為了創新膠合板連續平壓,黯然退出人造板市場。主要問題在哪?我國膠合板生產線的模式究竟向何處走?是人造板理論界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
1.世界膠合板的生產模式分析
膠合板生產是世界人造板產業中更大的產業,我國人造板產品中,膠合板占60%,全球膠合板產量中70%是中國企業生產的,因此,在中國探討膠合板生產模式具有國際意義。
1.1 勞特模式
勞特是世界膠合板巨頭(世界膠合板設備生產商巨頭),是與辛北爾康普、迪芬巴赫并列的世界人造板的三巨頭。勞特是膠合板設備生產研發的專業廠家,其膠合板生產線遍及全球,勞特的生產線是世界膠合板工業高端產品的代表。勞特以雙卡軸與單卡軸旋切機為主,組成備料工段,以全自動單板補洞機與單板拼接機為主,組成組坯工段,以多層壓機為主,組成成型工段。在中國從牙克石綜合廠的勞特膠合板生產線起步,到如今,廣西國旭春天和文安金亨木業的勞特膠合板生產線的投產(準備安裝),標志著勞特在中國高端人造板生產線的戰略性發展。同時,中國原來的國產膠合板大型生產線也是移植了勞特模式。促進勞特快速進駐中國市場,為提高中國膠合板質量,增加膠合板附加值提供技術支持。
1.2 臨沂模式(補充觀點:具有中國特色的膠合板生產模式,包括臨沂,文安,江蘇,廣西等地區)
臨沂模式是指以臨沂地區長興機械為代表的膠合板機械產業,他們完全采用以臨沂生產的設備為生產線主要構成,利用他們創造的工藝生產膠合板的模式。他們突破了現在學術界膠合板制造學的束縛,拋棄了勞特的設備組合模式,完全創新了一種膠合板的新工藝,特別是卷板+鋪板線;芯板齒接+橫拼的生產工藝和生產線模式。不光是在國內大力推廣,已經走向世界。據長興機械董事長李杰介紹,現在的東南亞、非洲、中東、俄羅斯、土耳其等一些新建的膠合板工廠,都在復制“臨沂模式” :進臨沂的設備、用臨沂的工藝、招臨沂的廠長、買臨沂的輔料、用臨沂的木皮。在人造板學術界,把臨沂膠合板工業作為一種模式與勞特同屬于思維創新。但“存在就是合理”,臨沂模式利用他們創新的產業機制生產了中國90%的膠合板,逼垮了松江膠合板廠、長春膠合板廠、上海福海木業、新高潮木業、廣東佳利木業等當年中國膠合板行業的巨頭,他們為中國膠合板行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從理論上總結他們的生產模式,應該成為中國人造板理論界潛心研究的課題。
1.3 迪芬巴赫模式
德國迪芬巴赫公司一直倡導在膠合板工業成型工段應用連續平壓設備,他們試圖像纖維板和刨花板一樣顛覆膠合板工業的成型工段。馬巖教授十幾年前在澳洲參觀過迪芬巴赫模式的LVL生產線。他的觀后感是這種生產線在中國是不行的,至少現在存在的問題不能解決是絕對行不通的。這種生產線有他們固定的組坯和連續平壓成型模式,在澳洲可以,在中國需要大幅度改進才可能適應中國市場。盲目引進,只會事倍功半。LVL利用進口原料,現中國售價超過每立方5千元,或者完全出口是可以的。江蘇科冕木業現有一條勞特生產線在運行,也能產生很高的經濟價值。國外連續組坯系統是LVL和膠合板可轉換,一條生產線可生產兩種產品,可是國內膠合板單板的銜接不好解決,直接移植國內會有很多問題,引進廠家一定要慎重。。
2.臨沂模式的偉大性
山東省臨沂市地處魯、蘇兩省交界處,是潛山次生林地區,根本沒有發展人造板工業的原料資源。臨沂初期的人造板資源主要由護林更新伐、庭前路邊植樹撫育伐、潛山區承包林地間伐、次生林和速生林以及工業用材林皆伐構成。目前,山東省正在深入推進包括木業在內的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臨沂抓住契機,著力推動人造板產業創新模式發展。作為中國北方更大的集群樞紐中心,其發達的物流產業構造了現在臨沂人造板的原料購入和膠合板產品的輸出產業鏈,催生了臨沂人造板產業集群經濟的快速發展。目前,臨沂已經成為全國更大的木質板材生產基地,世界人造板生產中心,膠合板產業的圣地。
臨沂膠合板生產模式的主要特點是:以無卡軸旋切機作為備料工段的主設備,表板、芯板和貼面木皮都是無卡軸旋切機的作品。當表板厚薄不均時可通過砂光機找齊,芯板不需考慮橫向強度,當外表沒有缺陷時即為成板。單板干燥主要依靠太陽嗮,原料碎、不成張、拼接困難就生產小幅面產品。然后通過臨沂本土化的芯板橫拼機,加長興機械發明的縱向齒接機、芯板的拼板、卷板、放板、鋪板線工藝模式,這種生產模式構成了臨沂模式的主體,價格低、高要求是臨沂模式的更大競爭力,非標規格是臨沂模式存在的重頭產品,臨沂人造板機械產業創造了臨沂模式的輝煌。臨沂模式就是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現,臨沂模式和迪芬巴赫模式及勞特模式的競爭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歐美核心價值的競爭,臨沂的成功映射了中國模式在世界上的成功,因此,臨沂模式是21世紀世界人造板更成功的模式。
3.勞特模式在中國的功虧評價
勞特公司是世界膠合板行業更偉大的企業,其締造了世界更成功的膠合板生產模式,全世界(不包括中國)現有膠合板生產線的絕大多數仍采用勞特模式。中國計劃經濟時代膠合板生產線也是勞特模式。勞特早在30年前就在上海成立了辦事處,可見勞特對中國市場的重視。馬巖教授曾受邀參觀了勞特總部,親眼目睹了勞特膠合板生產線制造的先進性。但近二十年,勞特在中國膠合板生產線的條數和它在世界膠合板生產線的壟斷率相比是微乎其微。甚至勞特在中國膠合板的生產線數目與迪芬巴赫的連續平壓生產膠合板線數目并不多。迪芬巴赫連續平壓線在中國現大多生產刨花板和纖維板,在中國沒有真正生產膠合板的生產線。相比也應自嘆不如,勞特在中國市場已不再輝煌。
是勞特的設備太貴嗎?不是,辛北爾康普的設備更貴,但是在中國,勞特的生產線數目可能少于辛北爾康普的生產線。事實上,國人還缺乏對現有膠合板生產工藝認知的顛覆。對國外膠合板的生產水平和產品情況知之甚少。勞特沒有拿出讓國人心悅誠服的投資回報率和設備回收周期,沒有讓國人置信的樣板線營銷策略。中國的人造板企業家看不見讓他們可信的投資范例是不會投資的。如果勞特不把金亨的生產線變成投資回報率和設備回收周期雙豐收的樣板線,那么勞特在中國的發展道路將更艱難。
勞特希望表板旋切原木的徑級是320mm,而臨沂(中國)現在加工表板用的楊木(和桉木)徑級是80mm。勞特認為芯材小于80mm以后更好不能做膠合板(膠合板制造學也是這樣說的),但臨沂模式的更后芯材已經達到30mm。我們只能說勞特沒有錯,但臨沂也是對的。勞特對于單板整張連續性、干燥水分含量、干燥均勻性、節子分布數量和密度、單板鋪裝前翹曲度等均有嚴格要求,如果用于約束臨沂的膠合板制造廠工藝簡直就是天方夜譚,目前,中國的膠合板企業沒有一條能夠達到。馬巖教授曾經數過一塊國內單板,一平方米范圍內有62個節花,按照勞特的工藝要求,這是絕對不符合出廠標準,但在中國膠合板生產線中,這已經不是特例。
近五年,我國進口木材的性價比超過國產木材。令勞特慶幸的是,依靠進口膠合板材并使用勞特的生產線,生產高端膠合板出口和滿足國內高端市場需求已經可以盈利了。只要勞特抓住這個契機,將金亨的生產線變成盈利模式的樣板,勞特模式才能真正進入中國。勞特生產線必須適應中國膠合板材的單板整張連續性、干燥水分含量的不均勻性,甚至允許天然干燥單板的存在、降低節子分布數量和密度、降低單板鋪裝前翹曲度等要求,才能在臨沂(中國)的膠合板制造廠(業)普及自己的生產線。但這對勞特的技術人員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勞特模式在中國高檔市場能夠分到一杯羹就是皆大歡喜的結局。
4.迪芬巴赫模式適應中國市場任重而道遠
迪芬巴赫應該是全世界更成功的人造板企業,雖然辛普爾康普和迪芬巴赫有一拼,但是辛普爾康普的人造板產值在本公司已經低于一半了,不久的將來,辛普爾康普退出人造板行業可能僅僅是時間問題,世界人造板的希望在迪芬巴赫。因此,盡管迪芬巴赫中國膠合板產業與臨沂和勞特不在一個比較級,但我們仍把它的連續平壓生產線作為一種模式進行討論。
中國人造板行業有一種錯誤的評價標準,普遍認為連續平壓生產線是更先進的,更賺錢的,多層壓機生產線是落后的,不盈利的。實際上,衡量人造板生產線優劣的標準是:單位體積原料的盈利率,工人的勞動生產率,投資回報率,設備投資回收周期等8項指標。和連續與多層生產線模式無關。學術界往往認為,年產7萬立方米以上的生產線是連續平壓占優勢,在其以下是多層壓機占優勢。而膠合板有他的特殊性,因單板的固定尺寸不連續性產生而產生的拼縫搭接,不能與纖維板和刨花板生產工藝相提而論,勞特之所以不推行連續平壓工藝是為了保證國際膠合板質量標準的正確實施。這也從理論角度解釋了為什么勞特、臨沂推崇多層壓機生產線的原因。迪芬巴赫也承認這個結論,迪芬巴赫現在根本不生產7萬立方米以下的連續平壓生產線。
迪芬巴赫在纖維板和刨花板連續平壓生產線的優勢無可比擬,但將連續平壓技術移植到膠合板生產是否具有可行性要慎重考慮。對于中國自產的原料,單板的整張連續性、國產干燥機干燥水分含量的穩定性、單板天然干燥的均勻性、國產原料節子分布數量和密度、國產單板鋪裝前翹曲度、無卡軸旋切機單板厚度的不均勻性、國產雙卡軸旋切機的單板精度等指標進入迪芬巴赫的連續平壓生產線會有什么后果,迪芬巴赫的工程師一定要做到全面分析,盲目移植的代價是億元級別的投資損失。應該從勞特能做到從旋切、烘干到整條膠合板生產線的所有環節質量可控以后,再引進連續平壓這個工序。膠合板生產是一個整體,一個工序先進意義不大。
迪芬巴赫模式采用兩頭在外的模式是可以的,原木材料需要進口,生產的膠合板全部出口到國際市場。中間有國產環節就有一定的困難,這種模式下生產的中國膠合板在南美能夠競爭過巴西嗎?在北美能夠競爭過加拿大嗎?10萬左右的產量完全兩頭在外在中國是非常危險的。投資要謹慎,膠合板市場有風險。企業家投資前應該咨詢人造板設備專家,不要完全聽廠家的廣告。
迪芬巴赫模式在用國外膠合板原料的LVL連續平壓生產線是成功的,在用國外膠合板原料的膠合板連續平壓生產線上戰勝勞特的前景任重而道遠,在用國外膠合板原料的LVL連續平壓生產線在中國建設,必須要成功改進現有的生產線模式。在用國內膠合板原料的膠合板連續平壓生產線在中國成功必須徹底大幅度改進現有的生產線,在臨沂成功,希望渺茫。
5.結論
中國作為膠合板生產和貿易大國,在行業蓬勃發展的背后也存在一些為題,要解除發展屏障,順應市場競爭格局,中國膠合板的生產模式必須是多樣化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小規模膠合板生產線的合理模式應在現有臨沂模式上進行自動化改造,推出符合工業4.0的小型膠合板標準生產線。
(2)中等規模膠合板生產線的合理模式應在現有臨沂模式上吸收勞特模式,進行移植吸收,推出具有臨沂特色的中低端膠合板標準生產線。同時,改造現有的生產線,勞特要適應臨沂的原料市場,模式上吸收臨沂模式優點,推出適應中國特色的中高端膠合板標準生產線。
(3)大規模膠合板生產線的合理模式應是連續壓機的生產模式,但不一定是連續平壓。在現有臨沂模式上進行大規模自動化改造,推出符合工業4.0標準的大規模連續壓機生產線。
(4)迪芬巴赫連續平壓的大規模膠合板生產線是發展的方向和合理模式,是連續壓機生產模式的一種,要想迪芬巴赫連續平壓模式適應中國生產,必須進行大規模改進才能成功。
參考文獻
[1] 盛振湘, 岳群飛, 瞿國富, 等. 連續平壓熱壓機的發展歷程與應用拓展[J]. 木材工業, 2017(06): 31-35.
[2] 石祎. 連續平壓機在人造板加工中的應用研究[J]. 環球市場信息導報, 2014(6): 91-91.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