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標準GB/T 39600-2021《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釋放量分級》于2021年3月9日正式發布,將于2021年10月1日起開始實施,該標準將人造板甲醛釋放量分級做了進一步的細化,具體分為E1級、E0級和ENF級。
從此“E0級人造板”終于有了一個統一的官方(國標)身份,“ENF級”的閃亮登場,也讓“無醛板”有了一定依據(NF:No Formaldehyde縮寫,無甲醛)。
等級 |
限量值(mg/m3) |
標識 |
E1級 |
0.124 |
E1 |
E0級 |
0.050 |
E0 |
ENF級 |
0.025 |
ENF |
▲室內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釋放量分級
2021年10月1日起開始實施
回顧過往的2020年,一言難盡,百感交集。對于家居行業而言,經歷了疫情爆發期的漫長等待、疫情好轉期的整裝待發、疫情控制期的奮起直追,無數從業人員和家居企業不斷在調整、變革,積極面對變化,在產品設計、生產管理、營銷策略、渠道構建等方面尋求突破與發展。
尤其在定制家居產品的推陳出新或者迭代升級上,出現了一個“集群化”趨勢,幾乎所有一線品牌都在向其靠攏,紛紛推出相關產品與服務,即圍繞“無醛”展開的多方賽道布局,這也成為整個2020年行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在可見的未來,這種趨勢還將繼續深入。
01
“無醛”不是新鮮事,為何成為熱鬧事
“無醛”在家居圈里不算很新鮮的事物,很多年前就有比較成熟的無醛添加劑和相關木制品,在不少企業的產品體系中都涉及“無醛”制品,甚至部分企業把“無醛”當做核心戰略并不遺余力加以推崇。但總體來看,這段時期沒有形成氣候,屬于一個比較長期的探索與積累階段。
直到2018年,《無醛人造板及其制品》團隊標準的發布,部分長期深耕“無醛”的企業得以浮出水面,受到較高的曝光與重視。而2020年的特別之處便在于幾乎所有一二線定制家居品牌都在推“無醛”產品,加碼“無醛”賽道,重宣“無醛”理念,直接將“無醛”推向中場角逐,形成前所未有的集群攻勢。
“無醛”不是新鮮事,卻成了過往一年的熱鬧事,可能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受到經濟下行壓力的影響,家居市場競爭激烈,“無醛”成了企業尋求差異化的出路;二是疫情強化了人們對環境與健康的重視,“無醛”則順應了這種環保需求。
值得探討的問題是,“無醛”就是沒有甲醛嗎?板材或是家具“無醛”就真的夠了嗎?“無醛”技術的重點是什么?“無醛”的終極目標又在哪里?
02
膠黏劑和認證標準成為“無醛”背書
“無醛”產品在2020年有多熱鬧,從企業推出的產品名稱便可見一斑,筆者簡單羅列了下,比如:愛芯板、康純板、康凈板、原態板、純享板、康醛板、樂芯板、伊芯板、福芯板、凈純板...
同樣都是“無醛板”,不同企業賦予了不同叫法,各家產品的側重點也存在差異,但仍然能夠找到一些共性的東西,如在所有“無醛板”的介紹中,企業都會做膠黏劑選用的說明與認知標準的背書,前者是“無醛”技術的核心,后者是“無醛”推廣的利器。
02-1 膠黏劑技術是“無醛”推進的核心
人造板在生產過程中,需要通過膠黏劑把基材進行粘合,再通過外力壓合定型,傳統膠黏劑的使用主要為脲醛樹脂膠、酚醛樹脂膠、三聚氰胺膠,它們因為成本低廉、操作簡單、性能優良,被大量合成使用于木質人造板的生產。
但這些膠黏劑都直接以甲醛為原料,化學穩定性差,在人造板內會不斷發生化學反應,還原釋放甲醛。甲醛具有非常高的生物、化學活性,對人的身體造成不同程度傷害,甚至誘制癌癥。
因此,如果想要控制人造板甲醛的釋放,膠黏劑的技術創新成為重中之重。就目前的膠黏劑產業而言,有以下四類常見的“無醛”膠水技術。
①非糧淀粉基膠黏劑
淀粉廣泛分布于植物中,是生產膠黏劑的理想原料。但淀粉基木材膠黏劑的膠合強度比較低,耐水性不足。而且淀粉乳液不穩定、易凝沉、易結晶,且在使用過程中易霉變,因此不能直接應用于人造板生產。
②改良性大豆蛋白基膠黏劑
大豆蛋白基無甲醛膠黏劑最早由美國研制成功,但其膠合強度不高,尤其是耐水性能較差且成本較高,成為了大豆蛋白基膠黏劑發展中的瓶頸問題,因此目前使用的大豆蛋白基膠黏劑大多經過物理、化學或生物改性,提高耐水解性、改善膠合強度及防霉變。
③木質素基環保膠黏劑
在眾多植物基生物質資源中,木質素儲量僅次于纖維素。資源豐富、綠色環保是木質素能夠應用于膠黏劑行業的巨大優勢,但同時木質素分子量大、分子結構復雜,又導致其應用受到限制。
目前木質素在膠黏劑中的應用主要有2種方式:一種是木質素直接作為膠黏劑;另一種是木質素改性膠黏劑。利用玉米秸稈生物煉制副產物的玉米秸稈木質素改性生產膠黏劑是很多企業研究的方向。
④異氰酸酯類膠黏劑
異氰酸酯膠黏劑由于本身結構具有很強的極性和活潑型,可以與木材發生反應,從而在木材和膠層間形成化學鍵,并且能夠與木材中的水分反應。因此,用異氰酸酯制得的板材膠接強度高,且耐水性好。
在眾多異氰酸酯類膠黏劑中,大家最耳熟能詳的就是MDI膠。也是眾多企業推出的“無醛”板材中使用最為普遍的無醛膠。
此類膠黏劑的應用技術相對成熟,但成本較高,約為普通膠黏劑的三倍,而且由于其反應能力強,易與金屬反應,存在著易造成“粘鋼帶”、板坯表面難成型、不易貯存等難題,不是所有的人造板生產企業都能輕松駕馭。
02-2 認證標準是衡量無醛的重要依據
板材的甲醛釋放量到底是多少,不是板材廠或者家具企業“自說自話”,需要有專業的第三方平臺或機構進行客觀公正的檢測,這也就形成了如今頗讓人“眼花兩亂”的各類檢測證明和認證標準。
當然,不同的認證體系有著不同的標準,對甲醛最低釋放量的規定也不盡相同,那么“無醛”產品就真的是沒有甲醛釋放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來看看目前板材環保等級中幾個常見的認證體系以及它們存在的差異。
①市場比較普遍的E級
市場比較普遍的E級分為E0級、E1級、 E2級三個等級。是根據歐洲環保標準,將木制品按照甲醛釋放含量,分為以上三個等級。在執行期間,E1級認證的板材就可以用于室內裝修。
E0級(甲醛釋放量≤0.5mg/L)
E1級(甲醛釋放量0.5mg-1.5mg/L)
E2級(甲醛釋放量≤5mg/L)
在此標準執行期間,E0級是當時級別最高的環保等級,但隨著科學技術的注入,E0級板材已經不能滿足現代人們的需求,因為它只代表釋放甲醛劑量較小。
需要注意的是,我國已經在2018年5月頒布實施的《室內裝飾裝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釋放限量》(GB18580-2017)中規定,甲醛釋放限量值為0.124 mg/m3(1m3氣候箱法測得數據),這個數值可以理解為“新國標E1級”。
②來自日本的F系列星級認證
我們再來談談來自日本的F系列星級認證相關的情況。F星級認證,是日本JAS系列認證中關于木制品行業的一個系列,共分為四個等級。
F★ (甲醛釋放量≤5mg/L)
F★★ (甲醛釋放量≤1.5mg/L)
F★★★ (甲醛釋放量≤0.5mg/L)
F★★★★(甲醛釋放量≤0.3mg/L)
對比歐洲E級認證,是一個進步,其根本核心還是在于甲醛釋放量,但是比E級標準相對要有所提高。
③來自美國的CARB等級認證
美國CARB認證始于2008年,最初僅在加州執行,目前已經延伸到美國本土,該標準是全球關于復合木制品的甲醛釋放量的最嚴格的標準。
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下文簡稱CARB)針對木質復合制品分為三個等級,分別為P1、P2,以及最高等級NAF。
NAF也叫無甲醛豁免認證,其主旨在于,要求板材在生產過程中的任何環節,不添加任何含有甲醛成分的膠粘劑、隱蔽劑、膩子等物質。針對每一個環節,都是需要單獨認證,要求苛刻。
對于E0級標準和carb p2級,一般來說,Carb P2級優于E0級標準,所以總體來說,家具環保等級,CARB P2 級優于國標E0級,CARB P1級優于E1級,F4*星優于國標E0級,NAF處于最高級。
④我國關于“無醛”板材的新標準
有關板材環保等級的標準很多,但針對板材“無醛”的指標或規定或仙游,直到2018年的8月,中國林產工業協會、國家林業局林產工業規劃設計院就發布了《無醛人造板及其制品》團體標準。
該標準給出了板材“無醛”的定義,即:
以木材或非木材植物纖維材料為主要原料,加工成各種材料單元,施加無醛膠黏劑或不施加膠黏劑,且不添加含有甲醛成分的其它添加劑生產,并滿足指標限定要求的人造板,稱為無醛添加人造板,簡稱無醛人造板。
從具體標準數據來看,要求不添加含有甲醛成分的膠黏劑產品,同時甲醛釋放量限值為0.03mg/m3。
而今年10月正式的GB/T 39600-2021《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釋放量分級》則對板材的甲醛釋放量做出更嚴苛的要求,其中最高等級ENF級別不得超過0.025 mg/m3,可以作為“無醛板”一定的參考,而且如此嚴格的甲醛限量標準勢必會引領家具人造板行業在環保指標方面的重大變革。
至此,我們可以回答“無醛真的就是沒有甲醛釋放嗎”這個問題,從“標準”的定義來看,“無醛”并不是零醛,事實上木材本身也含有微量甲醛,只是甲醛的釋放量被控制在一個極低的、近乎可忽略的范圍。
總之,當前市場上人造板甲醛釋放量宣傳依據混亂,消費者和家居生產企業都亟待一個分級更加細化合理、層次分明的人造板甲醛釋放量分級標準作為“官方背景”供消費者選擇和企業宣傳無醛環保人造板產品的依據。
免責聲明: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文章內容圖片歸創作者所有,板材網系信息發布平臺,板材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需刪除,請聯系。
板材,板材網,板材十大品牌,板材品牌,板材招商,生態板十大品牌,十大板材品牌
投稿請聯系QQ:1535724626(微信同步)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