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通木業、綠天使品牌集板材、定制家居、套裝門、五金、輔料為一體的生態集成材料服務商,為裝飾裝修行業和家具定制量化生產企業提供服務。
定制企業必須思考清楚的幾大戰略邏輯
陳春花老師說,數字化生存時代,企業要有兩組戰略,一個叫經營級別戰略,體現在市場和競爭,一個叫公司級別戰略,聚集成長。過去的戰略都是為經營做的,或者說是為競爭做的,競爭贏了,成長性也解決了,但今天不是。今天你即使競爭贏了,還是解決不了成長的問題。既要贏得競爭,又要實現成長,有幾個大的戰略邏輯必須思考清楚。
(1)定制家居的客戶需求發生了哪些變化?
(2)有哪些未來機會點需要開始投入?
(3)如何降低現在的成本及維持增長?
(4)有哪些遠離核心競爭力的東西是可以放棄的?
將這些問題思考研究清楚了,再去思考有哪些資源可以利用,有哪些機會可以把握。
對上述戰略邏輯的思考結果,決定了定制企業的發展路徑
(1)定制家居的客戶需求發生了哪些變化?
有一群龐大的城市中產和新中產正在日益壯大,他們追求個性、健康、舒適、智能和綠色等升級類家居。他們對產品品質更加挑剔,對產品顏值有更高要求,從功能的滿足走向情感的滿足,他們愿意為理想的家居設計和產品,付出更高的品牌溢價。
(2)有哪些未來機會點需要開始投入?
根據《2018年中國家居整裝設計趨勢白皮書》顯示,在裝修方式選擇上:“親力親為,自己搞定”的人群比例為20.81%;“拎包入住,全屋整裝”的人群則為39.6%。選擇“拎包入住,全屋整裝”裝修方式的,80后占43.57%,90后占38.93%。
“全屋整裝”是根據居室結構墻體量身設計,裝修模塊化,將家裝中的吊頂和墻面、家具和飾品全部結合在一起進行設計,這一從產品定制到方案定制的轉變,將成為定制家居行業潛力巨大的市場新增長點。
(3)如何降低現在的成本及維持增長?
定制家具發展最大的問題,是小批量生產下的高成本。工業化定制不像那些隨時都能開工的木匠作坊,訂單量小的話,光排產就得半個月。工業4.0時代帶來的自動化、無人工廠、大數據、云計算等是提升智能制造技術水平的前提。和許多老牌家居企業相比,中小企業運用的還是以前的生產方式,機器設備也相當落后,生產效率不高,資源得不到優化配置。想實現成本降低,必須依靠規模。
(4)有哪些遠離核心競爭力的東西是可以放棄的?
未來行業關注的核心競爭力是產品優勢、服務優勢、信息化及工業化的能力、組織效率的提升、運營效率的提升、生產效率的提升,必須保證在這些維度的競爭沒有短板。而因為資源有限,沒有一家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能把什么都做好,由此,需要理性判斷,聚集和守住自己的核心能力。
綜上,中國的家居行業,在往整體化、定制化、個性化方向走;定制行業,則在往多品類、整體家居的方向在走。無論是單品類、多品類,還是大家居,都有著各自的市場需求與空間。盡可能利用企業制造、生產、營銷一脈相通的資源,進行單品類拓展、打通多品類集成大家居,是定制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合理路徑。
低成本擴張、輕資產運營成為理性務實的戰略選擇
對于大多數中小定制企業來說,雖然占據了定制家居行業的主體,但要想在頭部品牌的強勢壓制下謀得發展,必須讓資源得到最優化的配置和利用。這時候,無法貪大求快,只能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合適的發展戰略和合作平臺,以低成本的方式擴張、輕資產的方式運營。此時,“共享工廠”成為一種可行的選擇。
美時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劉輝認為,定制企業建立共享工廠的前提,在于有一個成熟的品牌,能夠形成共享工廠的樞紐中心,具備聚變發散的功能。
戰略不是確定一個目標,戰略不是一項運營活動,戰略是對如何長期“賺錢”的系統的思考和行動方案。
大家居行業已經形成跨界整合、多品類集成的大勢,參與的玩家總量會越來越少,體量將越來越大,下半場競爭注定很難“速戰速決”。只要不死,就會戰斗,這是一場比拼內功的持久戰,比拼的不再是方法與技巧,而是產業基礎設施升級和整體組織的進化。
定制企業如果沒有戰略思維的意識和能力,不能理性布局、選好模式、整合起相應的資源、建立起相應的能力,要么在平庸中不斷消耗下去,要么就在巨浪中迷失自我,失敗只會是唯一的結果。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