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的二級市場中,系統性的行業機會變得越來越少。2017-2018年之間行情火熱的定制家具板塊,如今也“偃旗息鼓”。
金牌櫥柜(603180.SH)上市之后大漲220%以上,股價一度超過170元,成為了板塊中最閃耀的明星,隨后就在半年的時間里慘跌75%,股價險些破發;
志邦家居(603801.SH)走勢和金牌櫥柜類似,但最終在2018下半年的下跌行情中跌破發行價,市值也從百億級別下降至40億元左右;
另外,皮阿諾(002853.SZ)、顧家家居(603816.SH)等個股也有不同程度的下跌,且跌幅普遍不低,都在50%左右甚至更高。
在這一輪定制家具行業退潮的過程中,唯一保持了股價相對穩定的就是行業龍頭歐派家居(603833.SH),但即便如此,這家曾經超過千億市值的企業也曾經遭遇腰斬行情,不同的是,在2019年,歐派取得了行業中收獲了最好的反彈行情,股價漲幅一度超過70%。
在資本過剩、創業能力過剩的中國,只要出現盈利能力很強的行業,往往就會有大量跟隨甚至是仿冒的競爭者出現,迅速拉低這個行業整體的盈利能力。作為興起時間不長、技術門檻有限、地域性特征比較明顯的定制家具行業來說,遭遇更加激烈的競爭在所難免。
曾經的高利潤
2016、2017是定制家具行業大爆發的兩年,這兩年恰逢國內房地產市場火熱,在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人們開始更多的選擇那些個性的定制化家具。
以歐派家居為例,這家企業在2016、2017年的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分別為27.23%、36.11%,而這兩年其利潤增長則更為迅猛,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增長率分別為94.39%和36.92%。
曾經漲勢最為兇猛的金牌櫥柜在這兩年業績更加耀眼,2016、2017年營業收入增長分別為40.25%和31.22%,扣非凈利潤增長則達到了120.42%和68.34%。
如此亮眼業績的刺激之下,也不難理解人們為何對定制家居股票如此追捧。實際上2017年時這個行業仍然處于高速成長中,并沒有太多緊急剎車的苗頭。
雖然在2018年一季度時有幾家公司的季報已經出現下滑跡象,但整個行業在隨后出現下滑的嚴重程度,仍然超出預期。
到2018半年報,定制家具行業高速增長的態勢完全結束,行業內的上市公司幾乎全部出現了營業收入增速放緩的跡象。行業內的幾大上市公司當年半年報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數據下降。
例如志邦家居營收增速從上一年39.74%下降至25.69%,扣非凈利潤則從43.61%下降至40.61%;金牌櫥柜下降幅度更大,營收增長從107.91%降至32.53%,扣非凈利潤增長從128.40%降至10.17%。
全軍覆沒
反映在股價表現上,雖然2018年二季度定制家居行業才全面出現明顯下滑,但實際上相關股票的下跌要比季報公布的時間早得多。
歐派家居的下跌從2018年2月底開始,金牌櫥柜、志邦家居從3月21日開始見頂下跌,好太太(603848.SH)2018年5月開始下跌,顧家家居下跌最晚,堅持到了2018年6月才開始大幅度下跌。
而一般情況下,上市公司的二季報都在每年8月公布,也就是說大多數成功逃頂的投資者,都是根據這些企業第一季度的市場表現就決定退出投資。
后續的業績下滑超出預期,到2019年一季報,金牌櫥柜、志邦家居、索菲亞、皮阿諾、顧家家居分別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扣非凈利潤負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8年的下滑中,行業頭部企業歐派家居業績表現是最穩定的,2018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了25.05%,同比2017年有所下滑,但扣非凈利潤的增長仍在提速,半年報增長了36.64%,相比2017年同期29.46%的數據提升不少,到下半年才出現了利潤增速放緩的情況。
并且歐派家居在2019年一季報再次重現增長,扣非凈利潤增長20.96%,超過了2018年同期數據,并且遠超同行業的其他企業,這些因素都在支撐著歐派家居在2019上半年走出行業的“獨立行情”。
從高速增長到負增長,定制家具行業只用了一年時間。除了眾所周知的房地產行業增長放緩之外,還有哪些原因造成了這種全行業問題?
被高估的護城河
看多定制家具的投資者,通常會重視這個新興行業目前分散的產業格局,和上市公司的品牌護城河,因此在資本、品牌力量的護佑下,這些上市公司可以在未來占據行業仍然巨大的市場空間。
但定制家居也是家具的一部分,觀察家具行業,可以發現這個在中國已經發展數十年的行業,至今仍然處于高度分散的狀態,并且品牌在行業中所起到的壁壘作用并不大。
2016年的數據顯示,中國家具行業CR10(市場占有率前十)企業僅占到全行業份額的5%不到,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滯后,行業集中度仍然非常低。
雖然在家具行業中也有包括全友、曲美、華日等相對較強的品牌,但消費者幾乎很少會因為家具的品牌作出購買決策,而是更看重樣式、款式和購買的便利程度。
正是家具行業品牌忠誠度低的特點,決定了這個行業高度分散的現狀,也決定了在分散的行業狀態下過度競爭在所難免,企業難以獲得足夠的盈利能力。
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的數據顯示,中國家具行業不僅高度分散,還處于全行業虧損狀態中:2017年行業虧損總額已經達到22.5億元,比2016年同期增加3.2億元。到2018上半年全國家具制造業企業數量已經增長至6217家,其中虧損958家,虧損面為15.4%,虧損總額達20.6億元。
作為家具行業的一部分,定制家居行業也很難在這種環境下獨善其身。在高利潤的誘惑下,分散在各處的中小型家具廠商轉型為定制家居企業并不難,這些企業可以充分利用價格優勢來吸引消費者,并通過電商渠道獲得本地用戶。
總之,從過去兩年定制家居行業增長的大幅度放緩,和盈利能力變遷的情況來看,投資者此前大大高估了這個行業的壁壘效應。擺在這些上市公司面前最可行的出路之一,就是進一步建設品牌,提升價格走高端化路線,但那已經是歐派的地盤。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