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可能是定制家居行業最高光的一刻——歐派家居、金牌櫥柜、志邦家居、我樂家居、皮阿諾這些定制家居企業紛紛在當年上市,并且2017年定制家居上市企業全年營收增長率普遍在30%左右,可謂是風頭無兩!在A股市場都引起了巨大關注。這些企業的股價也分別在2017年到2018上半年左右,達到了峰值。
一,2019上半年發展境況
然而行業的發展變化很快,到了2018年,定制家居企業營收增長率放緩到了20%左右,而到了2019年第一季度,平均營收增長率不到10%。
在9家上市公司中,“歐派家居”一季度以營收22.03億位居第一,營收增速和尚品宅配一樣都超過15%;索菲亞則相反,2019年一季度營收負增長4.67%,是9家企業中唯一一家負增長的企業;我樂家居以22.64%的營收增長率成為了定制家居企業一季度營收增速最高的企業,但其增速也并未逃脫定制家居2018年以后營收增速普遍不超過25%的“魔咒”。一季報的凈利潤方面,尚品宅配一季度凈利潤下降31.56%,頂固集創一季度凈利潤負下降更是高達137.19%;索菲亞、志邦家居、好萊客、金牌廚柜四家企業的凈利潤增速均不超過10%。
數據顯示,在32家家居行業上市公司中,當前市值排名最高的是歐派家居,達480億元,與去年5月份最高的600億市值相比,蒸發了超100億。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32家上市公司2018年市值總跌幅逼近了1700億元,但今年年初卻出現不同程度地回升。
定制家居行業的營收增長率下降如此迅速,難道要變天了嗎?
二,拐點是否來臨?
現在是7月份,這些上市企業的半年報即將發布,其中尚品宅配和金牌櫥柜發布業績預告,預計營收會增長20%以上。定制家居行業是否進入了下降通道當中,還有待觀察,但是定制家居行業確實面臨著愈加復雜的經營局面,行業紅利正在逐漸消失。
在2013-2016 年規模以上家具制造企業收入復合年均增長率為9.58%,家具零售額為14.22%。然而,定制家具行業依靠滲透率的提升仍然維持較快增長,2014-2016 年上市公司櫥柜收入增速基本維持在10%-20%之間,然后在2017年達到峰值,到了2018年增速放緩。
我國定制家具在家具行業的滲透率約20%-30%,對比美國、韓國等發達國家60%-70%的滲透率,如果以此來看的話,定制家居未來依舊存在較大的增長空間,尤其是一站式解決方案的全屋定制。
三,面臨的趨勢和挑戰
第一:一線城市的房地產銷售呈現了負增長狀態,翻新房的需求亦有可能逐漸減少。并且龍頭企業在一線城市已經呈現出較高的市場集中度,廣州的CR4已達46%,競爭到了白熱化階段。將戰略方向瞄向三四線城市,銷售渠道下沉不斷開拓市場,已經成為了諸多定制家居企業的不二選擇。
第二:定制家居企業近乎統一般執行大家居戰略,是否能夠勝任存疑。
金牌櫥柜在《2019 年半年度業績快報公告》中這樣寫到,“公司海外業務、桔家木門、智能家居、整裝業務仍在拓展階段,前期費用投入較大,尚未獲得明顯的效益。”實際上,這段描述近乎同樣適用于其他友商,海外渠道以及整裝業務的發展,對于任何企業來說都是很大的挑戰,并不可能百分之一百成功。
第三:在愈演愈烈的整裝風潮下,層出不窮跨界搶食家裝市場的整裝勢力。“2018年10月21日晚,東易日盛發布第三季度財報稱,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9.40億元,同比增加23.53%;這在家居類上市公司業績普遍面臨壓力的當下,東易日盛提交了一份驚艷的成績單。相應的,廣田集團、金螳螂等的家裝業務也都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的勢頭。”
但是在剛剛過去的7月11日,東易日盛(002713)發布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19年1-6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700.00萬至-5500.00萬,同比變動-710.76%至-601.37%,建筑裝飾行業平均凈利潤增長率為14.19%。公司基于以下原因作出上述預測:公司家裝業務受季節性影響,上半年持續推進業務宣傳、銷售團隊擴充、客戶資源拓展等項目前期工作,期間費用有所上升;本報告期資產減值損失同比增加。報告期內公司各項經營業務有序推進,整體訂單穩步增長。
縱覽定制家居行業,已經從藍海進入了紅海血戰狀態,擁有專屬競爭優勢的企業才能笑到最后。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