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杭州蕭山的姜大姐遇到了一件煩心事。姜大姐家里蓋了新房,裝修的木工師傅需要板材做家具,于是她來到了大王椰木業,訂購了價值兩萬元的板材,但是當她拿到家里后,卻傻了眼。清單中寫明的大王椰3.6E1板材,她用游標卡尺進行測量,發現只有3.3毫米厚,還有的板材竟然只有3.2毫米,這可讓姜大姐受不了。于是她找到了記者,記者使用游標卡尺,實際測量結果也確實不足3.6毫米
于是,姜大姐和記者一起,來到了大王椰板材銷售門店,找到了銷售負責人杜店長。銷售負責人杜某解釋道,3.6并不是厚度,而是該板材的型號,與厚度無關,而且,在銷售的過程中,他們已經告知姜女士這個板材的厚度。對此,姜女士提出異議。她的朋友買的3.2E1的板材,經過她的對比,發現兩種板材厚度竟然一樣,然而她卻要每塊板多付三十元,這在她看來是極其不合理的,因此,她要求店家退款退貨。
對于姜女士的要求,店家拒絕了,杜店長解釋說,這種板材,只測量幾塊板就得出結論是不可靠的,應當測量一百塊的厚度,取平均值,而且板材的誤差在0.2毫米。杜店長也提出了一個方案,他讓姜女士將朋友購買的板材拆下來,與她在大王椰購買的3.6板材進行比較,如果兩塊板材厚度一樣,杜店長答應賠償姜女士所有損失。姜女士最終沒有去朋友家取證,而是與杜店長繼續進行協商,雙方都進行了讓步,店長表示他們可以對姜女士購買的板材進行換貨處理,而姜女士也不再對板材進行退貨。最后協商階段,店家又補償了姜女士幾塊裝飾板,姜女士也接受了,后續姜女士再對板材進行調換。
然而,在小編看來,對于大王椰杜店長的解釋,不光可笑,而且無知。要知道,對于商品來說,有明文規定商品的名稱不得帶有欺騙性字眼,大王椰3.6就是在暗示消費者,這個就是3.6毫米的板材,然而當消費者發現上當后,店家缺詭辯3.6毫米只是型號,那這樣說的話,如果買的是256GB的內存卡,如果實際內存達不到,那么商家是不是也可以稱256只是型號呢?而且小編特意在網上對板材進行了相關學習,對于板材的這種叫法,其他商家都是默認前面數字是板材的厚度,沒有型號一說。
這樣鬧劇如此的多,小編就在這里提醒廣大消費者,購買商品一定要擦亮眼睛,保存好相關證據,這樣如果發現商家有欺騙行為,我們才能維護好自己的合法權利。同時,您也一定要增強自己的維權意識,在合法權利受到侵犯的時候找到相關部門,只有讓這些鉆空子的店家受到嚴懲,我們才能營造好的消費環境,避免其他人受到欺騙您在購買商品的時候遇到過類似狀況嘛?您又有沒有更好的解決問題的措施呢?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