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現在是林產品工業的一個棘手問題。美中貿易爭端正在改變林產品行業的供需渠道。
除了石油,很少有大宗商品的交易復雜性能與森林產品相媲美。它是現代文明必不可少的無處不在的商品。森林產品貿易也是如此,它正處于一場日益擴大的貿易戰的漩渦中。
考慮到林產品行業的規模,特朗普與中國、加拿大和其他貿易伙伴之間的貿易戰給該行業造成的沖擊,就像一把斧子砸向樹干一樣,在全球范圍內引起反響,也就不足為奇了。
9月17日,美國宣布對另外20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征收關稅。這些關稅在9月24日以10%的初始稅率開始實施。如果兩方之間沒有達成協議,這一比率將在1月1日上升到25%。
中國以同樣數額的關稅進行報復,并威脅要對新一輪關稅進行600億美元的回應。
在特朗普政府7月份實施關稅后,中國在8月份宣布對各種大宗商品征收5%至25%的關稅。中國8月份的關稅清單中包括鋸材和硬木。這些關稅針對低級和高級硬木和鋸材——美國出口的大多數木材都是等級品。這些關稅預計將于10月份實施。
貿易戰的影響
根據AHEC的數據,目前從美國進口的硬木約占中國進口木材的10%。去年,向中國出口的硬木木材價值16億美元,硬木原木價值8億美元,薄板價值2.6億美元。
數據上看,關稅對美中木材產品貿易的影響才剛剛開始顯現。據中國海關數據,2018年3月,中美木材貿易額下降16%,木材進口下降5%。然而,在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木材產品出口增長9%,進口增長6%,達到22.8億美元,出口增長10%,達到39.8億美元。
自開征關稅以來,中國對美纖維板出口下降11%,至71,200立方米,對美膠合板出口下降31%,至360,000立方米。
甚至在征收關稅之前,中國的林產品進口就已經開始發生變化。
自2016年以來,中國的木材進口增長速度遠遠快于原木。根據《木材季報》,2017年中國木材進口量超過原木進口量36%。在過去幾年里,原木的出貨量比木材大得多。
貿易戰的受益者
隨著中美兩國的貿易爭端不斷升級,其他一些國家從中受益。新西蘭和俄羅斯現在是中國最大的原木供應國。
在2018年第一季度,新西蘭占原木進口總量的25%。2018年第一季度,新西蘭進口總量366萬立方米,同比增長16%。從新西蘭進口的原木平均價格上漲12%,至每立方米142美元。
俄羅斯因供應286萬立方英尺(約占中國進口總量的21%)而受益,盡管這一數字在2018年第一季度略微下降了1%。
其他國家也增加了出口。尼日利亞和印度尼西亞是中國“紅木”的主要供應商。“紅木”是用于制造家具和其他木材零售產品的木材。中國“紅木”原木進口總量為990,000立方米,2017年價值9.14億美元,數量同比增長24%,價值同比增長12%。
盡管有木材出口禁令,在2017年,約45%的中國“紅木”木材進口來自尼日利亞,總價值3.29億美元。越南和馬來西亞等其他國家也同樣從中國的購買中獲益。
目前,中國的家具制造商和其他木材加工制造商正在經歷一場與鐵行業類似的結構變革。工廠的現代化——尤其是從煤炭轉向天然氣或石油——正迫使較老的制造商破產。行業混亂正在向市場傾銷產品,正如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制造木材的決定所指出的那樣。
隨著貿易戰的升級,中國的鋸材和原木等原材料可能都將來自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而家具和木質產品等產品則將尋找美國以外的市場。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