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稅開征!
環保稅開征!
環保稅開征!
2018年4月1日環保稅開征!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4月1日起,環境保護稅將迎來首個征期
關于環保稅規定哪些暫予免稅哪些不予免稅……環境保護稅法相關問題解答
問
環境保護稅法規定了哪些暫予免稅情形?
答
環境保護稅法規定了5項暫予免稅的情形:一是為支持農業發展,對農業生產排放的應稅污染物暫予免稅。但鑒于規模化養殖對農村環境影響較大,需要區別不同情況予以征免稅,所以未將其列入免稅范圍。二是考慮到現行稅制中已有車船稅、消費稅、車輛購置稅等稅種對機動車的生產和使用進行調節,對促進節能減排發揮了積極作用,因此,對機動車、船舶和航空器等流動污染源排放的應稅污染物暫免征稅。三是根據國家有關規定,達標排放污染物的城鄉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免繳排污費,為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對依法設立的城鄉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向環境達標排放的應稅污染物暫予免稅。四是為鼓勵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減少污染物排放,對納稅人符合標準綜合利用的固體廢物暫免征稅。五是國務院批準暫免征稅的其他情形。
問
為什么對農業生產排放的污染物暫免征稅?
答
農業生產中因使用化肥、農藥等形成污染物,并通過農田地表徑流、農田排水和地下滲漏等方式進入水體而造成面源污染。鑒于上述污染情況較為復雜,難以準確計量污染排放量。同時,考慮農民負擔能力較弱,為支持農業生產,稅法規定暫不對農業污染征稅。
問
為什么對規模化養殖排放的污染物不予免稅?
答
目前,我國畜禽養殖場(戶)1億多個,畜禽養殖規模化率達54%,畜禽糞污年產生量約38億噸,畜禽養殖化學需氧量、氮、磷、銅、鋅的排放量分別占農業源排放總量的96%、38%、56%、99%和98%,畜禽糞污成為農業面源污染的主要來源。鑒于規模化養殖對農村環境危害較大,所以稅法中未將其列入免稅范圍。
但在具體征稅政策上,對不同的規模化養殖企業采取區別對待,而不是簡單按畜禽飼養量征稅。一是規模化養殖企業自行或委托他人采取糞肥還田、制造有機肥、制取沼氣等方法,對畜禽養殖廢棄物進行綜合利用或無害化處理,不向外環境排放污染物的,不征收環境保護稅。二是規模化養殖企業向環境排放污染物,排放量可以監測的,按實際監測的排放量征收環境保護稅。三是規模化養殖企業向環境排放污染物,但沒有設置固定的污染排放口,其排污量無法實際監測的,依據稅法附表2中“禽畜養殖業、小型企業和第三產業水污染物污染當量值”表,按畜禽飼養量折合的污染當量數計算征稅。
問
為什么對機動車等流動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暫予免稅?
答
汽車尾氣對環境污染大,應充分發揮稅收的調節作用,促進減少尾氣排放。但考慮到現行稅制中已有消費稅、車船稅、車輛購置稅等稅種對汽車生產和使用進行調節,其中車船稅、消費稅按排量征稅,已體現了稅收調節和經濟補償,所以稅法對汽車等流動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規定暫免征收環境保護稅。
問
為什么對城鄉污水、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達標排放的污染物暫予免稅?
答
城鄉污水和生活垃圾處理廠是污染治理單位,也可能是污染排放大戶。但考慮到城鄉污水和生活垃圾處理廠承擔了部分公共服務職能,具有準公共服務性質,特別是目前許多城鄉污水、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運營較為困難,各級財政予以適當補貼。因此,為減輕城鄉污水、垃圾集中處理場所的運營負擔,調動其不斷改進治污工藝和技術水平、減少污染物排放的積極性,稅法規定對其暫免征收環境保護稅。但同時附加一個條件,即不得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凡超過規定排放標準的,應一律照章征稅。
問
為什么對工業污水集中處理場所達標排放的污染物不予免稅?
答
工業污水集中處理場所與城鄉污水集中處理場所的性質不同。工業污水集中處理場所服務于工業園區內少數企業,由雙方協商確定服務費用,具有商業性質且盈利狀況好。為此,稅法規定對工業污水集中處理場所排放的污染物予以征稅。工業污水集中處理場所按要求須達標排放,達標排放污水所含污染物一般較少,為此,根據稅法規定按污染當量數征稅計算,工業污水集中處理場所稅收負擔不重。
問
為什么按納稅人排污濃度值不同設置兩檔減稅政策?
答
根據污染物排放濃度實行差別化征稅政策,對促進企業減排可以起到良好的激勵作用。現行排污費制度,只規定了一檔減征政策,即對排污單位排放大氣或者水污染物的濃度值低于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50%以上的,減半征收排污費。考慮到將排放濃度值降到規定標準的50%以上技術要求較高,一些企業可能享受不到優惠政策,為充分發揮稅收的激勵引導作用,進一步調動企業改進技術工藝、減少污染物排放的積極性,稅法根據納稅人排放污染物濃度值低于國家和地方規定排放標準的程度不同,設置了兩檔減稅優惠,即納稅人排污濃度值低于規定標準30%的,減按75%征稅;納稅人排污濃度值低于規定排放標準50%的,減按50%征稅,進一步鼓勵企業改進工藝、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問
環境保護稅如何征管,稅務機關與環保部門如何建立協作機制?
答
現行排污費由環保部門征收,改征環境保護稅后,將由稅務機關按照稅收征管法的規定征收管理,增強了執法的規范性、剛性。同時,考慮到征收環境保護稅對污染物排放監測的專業技術要求較高,離不開環保部門的配合,環境保護稅法確定了“企業申報、稅務征收、環保協同、信息共享”的征管模式。即納稅人應當依法如實辦理納稅申報,對申報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承擔責任;稅務機關依法征收管理,環保部門負責依法對污染物監測管理;環保部門與稅務機關須建立涉稅信息共享平臺和工作配合機制,定期交換有關納稅信息資料。這一征管模式突出了納稅人自主如實申報納稅的義務,明確了稅務機關征稅的主體責任,并要求環保部門對排污征稅提供信息核查,配合做好稅務征管工作。為了加強我市環境保護稅征管工作,我市成立了環境保護稅征管工作領導小組,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吉建軍任組長,市政府副市長王平、王少青任副組長,財政、地稅、環保、畜牧、人行等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體現了市政對環境保護稅征管工作的高度重視。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