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輪中央環保巡視組要來了,近日,環境保護部黨組書記、部長李干杰表示:在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結束后,對首輪前四批進行充分總結。梳理問題、總結經驗,進一步完善相關機制和配套措施,同時已為開展第二輪工作做好了準備。
環境保護部正開展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對首輪前四批進行充分總結。梳理問題、總結經驗,進一步完善相關機制和配套措施,為后續開展第二輪做好準備;
二是推進有關中央環保督察相關法規的制定工作,也就是把這項工作的有效機制納入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讓它長期發展堅持下去;
三是針對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問題準備組織開展機動式、點穴式專項督察,這個正在謀劃當中,可能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就會出臺相關舉措,開展相關的專項行動;
四是積極指導和督促地方建立省級環保督察體系,國家督省、省督市縣。國家督省的體制機制已經基本健全,省督市縣正在通過省以下環保垂直管理改革這項制度抓緊推進。
環評只會加強不會削弱,環保部將開展全國督導
近日,環境保護部在京召開全國環評改革推進座談會。環境保護部副部長黃潤秋出席會議并講話。黃潤秋指出,環評制度只能加強,不能削弱,更不能取消。過去一年,在全國環評隊伍的共同努力下,環評改革在“劃框子、定規則、查落實”方面取得了實實在在的進展,但環評工作仍存在不少問題,需要通過進一步改革來解決。黃潤秋表示,為確保各項環評改革措施落實到位,環境保護部今冬和明年上半年要對全國31個?。▍^、市)開展督導,第一輪先督導10個省(區、市)。要通過督導徹底梳理、系統總結環評工作這幾年存在的問題,分門別類找到有效的解決途徑,既要防止改革措施“空轉”,又要及時糾正出現的偏差,保證改革沿著正確的方向前行,切實增強環評制度的剛性,使環評隊伍重塑形象,重樹信心。黃潤秋強調,督導工作要堅持依法依規和改革方向,對標環評法律法規和改革方案,檢查各項要求落實情況。要堅持問題導向,奔著問題去,地方匯報要少講成績,多講問題。要堅持突出重點領域,抓好典型,敢于直面問題,對違法違規案例扭住不放,一查到底,產生震懾,樹立權威。要堅持服務導向,以服務促整改,指導地方改進工作。要依法依規問責,并向社會公開,發揮警示作用。
為防止企業走過場,停產整治期限至少3個月
近日,環保部公開了《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限制生產停產整治辦法》的征求意見稿。表示一些企業不深刻汲取被責令限制生產、停產整治的教訓,在三十日的跟蹤檢查期限結束后,再次出現環境違法行為。為遏制此類行為,新《辦法》中規定對無證排污、多次超標排污、逃避監管方式排污等情形停產整治的期限改為至少為三個月。企業應當取得排放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排污許可證,才可以正常生產,而且應當注全年污染物排放總量不能超過控制指標,企業三十日內污染源在線自動監控數據累計超標五日的或者一年內多次被警告處罰,可能會被強制停產治理3個月。
網友留言評論